香港劍客 破解劍心奧義

香港劍客 破解劍心奧義

電影版《浪客劍心》二部曲「京都大火篇」,將於九月中上映,劇中除了有「天劍」宗次郎飛天遁地暗殺明治時期政府官員,劍心更會與宿敵志志雄一決勝負,拼個你死我活。然而劍心劍道,到底孰真孰假?是次本報邀請了「勤王志士」一脈的戶山流香港支部恆毅會的劍道專家親身示範,試圖解密劍心。
記者:童傑
攝影:潘志恆

「京都大火篇」中,劍心的「奧義」一一登場。劇中現任「飛天御劍流」的傳人比古清十郎(福山雅治飾),即劍心師傅,將會傳授劍心「九頭龍閃」與「天翔龍閃」這兩招,助他決戰志志雄。「九頭龍閃」可瞬間擊中對手九個弱點,但現實裏的劍客,能否擊出「九頭龍閃」呢?恆毅會總務文冠傑說,世上沒有劍客能極速擊出九種斬擊,「日本史上出名最快的,要數到新選組沖田總司的三連刺,而我們的流派則要求兩秒打三刀,受劍手的呼吸限制,三刀之後,一般都有硬直。」
不過,日本劍道的基礎心法,原來也有「九頭龍」,恆毅會會長盧沛明解說,九頭龍其實是九宮格的意思,「我們會將對手看成是『九宮劍格』去攻擊,對方的體勢分為上三路、中三路、下三路,各有不同的最佳切入位置,但只要其中一刀被截擊,攻勢便會停頓。」現實對戰時,「九頭龍閃」其中八劍是佯攻,文冠傑說:「以一刀決勝才是高手,揮刀太多的九頭龍閃,反而增加被截擊的機會。」

恆毅會總務文冠傑與女弟子親身示範漫畫情節,劍心使出天翔龍閃攻擊志志雄。

《浪客劍心:京都大火篇》將於九月十八日上映。

日高官要練「天翔龍閃」

未知電影版會否出現多場比劍決鬥的致勝關鍵「天翔龍閃」,但原來這招極速拔刀術也常見於日本劍道,而且在明治維新後專供當時的高官練習,文冠傑說:「當時的拔刀術,有一種是專門給高官練習的,高官要在0.5秒內,瞬間擺好架式,拔刀,用劍當盾牌,以應付對手,此招多用作拖延時間,等待隨從救援,一般要練至少一年。」
劍心所用的暗殺拔刀術,須出劍即殺,通常由維新志士一方使用,文冠傑指,這些反抗者後來掌權成為高官,「殺人劍」亦演變成自護劍術,與高官拔刀術分庭抗禮,「明治政府的高官,多由前反抗者組成,這些官員位高權重,不想跟對手以死相搏,於是拔刀術又變成以嚇退敵人為主,通常就是橫斬、掃眼,不會追擊。」
拔刀時左右腳的踏出次序其實不會帶來力量分野,因為現實中的日本拔刀術,能夠左右腳互換,力量主要源於手腕,不靠腰力。文冠傑表示要破「天翔龍閃」,可從劍心向天斬出時入手,「當劍心向天斬出,便露出破綻,中門大開。」

天翔龍閃
「天翔龍閃」為拔刀術,可破解刀招。使劍者(右方)須極速拔刀斬向敵人。

牙突
可用來破解拔刀術,用作遠距離攻擊。使劍者應利用體重向前平刺,直取胸部。

零式牙突
此招常見於現代擊劍比賽,屬近身攻擊。先阻止對方拔刀,並欺身近距離突刺。

後發先至 破解「牙突」

電影有真有假,新選組三番隊隊長齋藤一(江口洋介飾)用的突刺,原來是真正的日本劍術。日本劍道中,「牙」指攻擊,「突」是刺的別稱,而「牙突」以至「零式牙突」都並非虛構,常見於現代擊劍比賽,一般劍客稍經鍛煉,便可擊出。
過去日本軍方的近身訓練有包含「零式牙突」,到了昭和十年,日本的戶山軍校發生永田少將被刺殺事件,之後「零式牙突」便進化至「雙燕飛」——左右手皆能突刺。文冠傑補充,「牙突」在冷巷戰時非常實用,「當你被敵人前後包抄,此時便可以借自己的手臂做刀背支撐點,向後面敵人進行『牙突』,然後借勢斬擊正面的對手。」「牙突」多用於變招,甚少主動出擊,旨在利用使劍者的體重向前平刺,「此招多數直取心臟位置,要避開胸前肋骨,所以不能用直刺。」但只要後發先至,便可輕易破解「牙突」。
至於大受少女讀者青睞的四乃森蒼紫(伊勢谷友介飾)所用的二刀流,就含不少虛構成份。副會長洪森雄說,蒼紫用的刀,通常是女士在室內發現有人欲奪取貞操時使用,一般忍者不會用此刀。至於二刀流,泛指宮本武藏的「二天一流」,也不會反手使用,文冠傑指出:「反手劍通常作護身用,不會有六連斬這麼多,而蒼紫的另一絕招『陰陽交差』,現實中也無法使用,因為日本刀刀背較弱,隨時會夾斷第一把刀。」

戶山流背景

戶山流是明治維新初期,由明治天王扶植的劍術流派,早年其軍校以教授西洋劍術為主,老師多來自維新志士一脈,一戰後的戶山流,已全面回歸日本劍道。戶山流以拔刀術為主,於八十年代傳入本港,一班習劍多年的師傅,於1997年在港成立恆毅會,2003年恆毅會更成為了日本戶山流的香港支部,多年來派隊參與多項表演及國際比賽。

(右起)恆毅會副會長洪森雄 、會長盧沛明、總務文冠傑。

日本傳統並無逆刃刀

《浪客劍心》中,志志雄借給宗次郎的虎徹,全名「長曾彌興里入道虎徹」,是江戶時期一位住在越前長曾彌村的甲冑工匠興里所做,被譽為江戶時期最好的刀,傳說可斬開石燈籠。
該劍傳聞落到新選組局長近藤勇手上,至於何以落到志志雄手中,至今仍是個謎。日本傳統上並無逆刃刀,卻有分真打與影打。江戶時期未有蒸汽機技術,鑄劍師難以控制火溫,一般會鑄三把刀讓客人選擇,獲選的是真打,落選的便是影打。

跑速非決勝因素

電影中劍心會與宗次郎比步法,劍心將陷入苦戰。日本劍道中,雙方對戰時也會利用距離感的錯覺「偷步」,但不會以跑速來定勝負。恆毅會會長盧沛明指,武士一般用居合步,以便在道場地板行走,像宗次郎般跑跑跳跳的,是古時送信武士才會的輕足步法。

志志雄不懂保養刀!

志志雄所用的秘劍,靠刀口殘留的人體脂肪引火,但在現實中,刀身若缺乏保養,便會影響強度。日本的傳統抹劍方法,是用懷紙把髒物抹走,再用粉糰乾洗,否則會積聚脂肪,易被鐵銹腐蝕。過往有電影人做抹火特技,但刀身上火後,分子鬆散,難以砍斷硬物。

日本刀極需要保養,否則會影響刀身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