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臉書上見到瘋傳「腦殘父母冰水淋B」的片段。無辜是那些沒有能力反抗的孩子,浸在浴盆的溫水中,以為暖暖的嬉水,怎料一盆冰水倒下來,除了嚎哭,還可以怎樣?腦殘的潮爸潮媽,親手毀滅孩子對自己的信任,日後孩子不再相信你,是自作孽。
幾個月前,有冰毒婦人涉嫌疏忽照顧,令半月大的BB猝死家中。記得《壹週刊》也有追蹤報道冰毒婦人,BB枉死,但那對毒男女繼續日日吸冰。究竟這些人的錢從何來?翻查資料,原來香港不止一宗冰毒害兒案,有人在毒品幻覺下掟女落樓,有毒夫婦的孩子送院後發覺體內有冰毒,許多個案的毒夫婦,都是靠綜援過日子。納稅人的錢,就是這樣不斷製造人間悲劇。
將冰水淋B和冰毒家庭相提並論,或許有人會質疑,是放大問題,無限上綱。也有社會棟樑堅持,所有悲劇都是個別案例,對其他綜援家庭不公。不過,無論是冰水淋B和冰毒殺B,都是為了滿足自己一時之快,犧牲下一代;這個類比,很肯定沒有錯。難道只有不負責任的道友夫婦,不負責任的腦殘父母,才會要下一代為自己找數?不,道德高地上,還有一幫政客和社會棟樑;他們中了的不是冰毒,也不是冰桶毒,他們迷戀的,叫「老奉金」。
冰水淋B的那幫腦殘父母,應該自覺很「潮」;力撐「老奉金」的社會棟樑,亦如是。冰毒夫婦造成悲劇,是因為社會棟樑慷他人之慨,縱容依賴。假如每分每毫都是有血有汗地賺回來,沒有人會將血汗錢拿去吸毒。話說回頭,娛樂圈、富二代、華爾街賭徒甚至各種賺「冤枉錢」的人,不少有毒癮;藉口是壓力大,但我更相信是錢得來太易,人既不會珍惜身外物,更不會珍惜自己。
社會富裕,難道必然滋長不負責任的腦殘新一代嗎?傳統社會培養責任感,首先讓人明白,世間沒有必然的幸福。再進一步,才教「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將兩者倒置,也釀成了當前的「老奉」文化。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