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股失守二萬五,滬港通概念降溫!恒指在期指結算前夕走疲,尾市一度跌穿24900點水平,收市未能收復25000關之餘,早前帶領大市熱炒的滬港通概念股如AH折讓及券商股紛回吐,焦點港交所(388)在橫行一周後,昨亦挫1.2%。有基金質疑滬港通實質利好程度,惟亦有分析相信在欠缺炒作主題下,概念股最多調整不足半成,便會再現吸納資金。
恒指結算前失守二萬五
期指今日結算,惟波幅在昨日尾市率先出現,恒指昨在下午二時半前一直在25100點水平上落,惟尾市突然急轉向下,一度低見24883點,收市報24918點,跌155點或0.6%,觸發20隻牛證打靶。H指跌50點,收報11074點,主板成交額676億元。港滙昨在歐洲交易時段再明顯轉強,一度觸發7.75的強方兌換保證,暫未見資金流出本港的迹象。即月夜期昨晚11時收市回穩,升22點,報24954點,較現貨高水36點。
滬港通概念股明顯回調,AH折讓股的山東墨龍(568)、南京熊貓(553)及東北電氣(042)7月至今已狂升20%至80%,惟三股昨齊齊挫逾3%;另外,內地證券股如中國銀河(6881)、中信証券(6030)及國泰君安(1788)等,本月跌幅亦高達4%至5%。
渣打財富管理香港及大中華區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表示,近日歐美股市重拾強勢,加上滬港通概念股早前升勢過急,短線或出現資金回流或獲利,情況合理,惟相信在滬港通細則陸續曝光下,大市調整幅度不大,預計概念股再調整深度僅約2%至3%、最多5%,最直接選擇為港交所。
景順首席投資總監陳柏鉅認為,大部份基金未有真正炒作滬港通概念,加上ETF分板塊輪流買貨,形成資金輪流炒局面,基金更難捕捉走勢,過去半年MSCI中國大升15.2%,惟投資中國的基金平均回報不足7%,嚴重跑輸。他認為,部份炒作資金是春江鴨「買定貨等沽」,憂慮隨着滬港通細節漸明朗,上升動力反而越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