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忘了是看「滿東華」定「耀保良」,總之就是同類型的慈善騷,當中有一個環節是,唔知邊個善長仁翁,捐錢出來要譚炳文現場表演生吞一湯羹的「辣椒油」,當時只得十歲八歲的我,看得心驚膽顫之餘,不停問身邊一位現已過世的長輩,「點解做善事要害人?」當時的我只能這樣表達自己的心情,而那位長輩即修正我的講法:「呢啲唔係害人,係幫人,阿譚炳文又唔係冇人工收,食羹辣椒油就有人肯捐錢,善有善報,佢自己都積咗個福啦!」當時的我心在想,如果第時我有錢,就可以捐錢叫戚美珍剝衫,我幫到人,佢有福積仲有人工收,怪不得人家說「為善最樂,不甘後人」!
做好事要有好報?
到我十六、七歲,有一次又跟這位長輩出街,他突然給了我一百元,然後跟我說「你過去畀瞓喺街嗰個乞兒!」那個年代一百元不是一個小數目,就算像我那麼親的,過年時收到他的利是都是五十元,但他對這位不認識但有需要的人士卻那麼闊綽,那刻我確實欣賞這位長輩,果真做到「為善最樂,不甘後人」!於是我一個箭步走上前,開心地把一百元放進「乞兒兜」內,而當我回到長輩身旁,他就充滿信心跟我說:「善有善報,你做咗善事,會保佑你升到大學!」那刻我忍不住口就回答:「畀一百蚊就可以升到大學,咁我唔使讀書啦!」長輩回答:「讀書梗係要啦!但運都好緊要,總之做咗善事,好心就有好報,好報就係好運!」
終於我上不到大學,那長輩離世時也捱了一段不為人道的生活,這算不算是「做好心都無好報!」但我想問:「點解做好事要有好報?」
抗拒「大龍鳳」行善
所謂「善事」其實不是一項工作,所以你做完是應該沒有回報,所謂「善事」其實只不過是簡單的去幫助其他人,幫完就算,不想幫也可,不用巧立名目,甚至以討價還價的心態出手「我幫咗你,有乜事你要幫番我呀!」幫助其他人都只是舉手之勞,毋須要搞場「大龍鳳」去強迫其他人幫手,或許世上大部份人,都要靠「大龍鳳」才懂得行動,但亦有些人像我,對這種連鎖式的「邀請」,是極其抗拒,而在大氣氛之下,像我這些人就會被不同的人游說去參加這場「大龍鳳」,否則我們就是沒血性的人!但其實無論你覺得我是甚麼人,我都不會像譚炳文那麼儍!危害自己身體去幫助其他人,或許你認為我的睇法是錯,那讓我錯到底吧!請不要再要我找數,我沒欠過你們甚麼!
【鄒四的夢幻之旅】
撰文:鄒凱光
集編劇、導演、演員、主持於一身的中年漢,有着男人的浪漫。
本欄逢周四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