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點:靈活投資亞洲債谷回報

基金觀點:靈活投資亞洲債谷回報

要數近期市場的熱點,非印度及印尼兩個市場莫屬。兩地在2014年經歷大選後,滙市及債市表現強勁,但仍為投資者提供高收益潛在回報。事實上,投資者能靈活投資亞洲債,除能獲取額外收益外,也能為投資組合分散風險,一舉兩得。

亞國財務趨穩健

全球化雖是一個大趨勢,各地金融市場的發展越來越接近,亞洲債券市場與其他地方的相關性仍不大。相反,即使印度及印尼的金融市場在大選後有支持,兩地的國債收益率仍在8%的水平,為不少投資者提供可觀的收入。
亞洲債市與歐美債市等市場關聯性較低,反映出亞洲債券的回報仍以當地市場的基本因素為主導,如經濟增長及通脹率等。對一個債券投資者而言,亞洲債市與其他市場相關性低,恰好是分散風險的作用,能與投資組合內的各地債券互補不足。
再退一步看,相關性低乃是亞洲與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步伐截然不同。即使市場預期亞洲經濟增長會持續放緩,但仍為全球增長最高的地區,帶領亞洲債市規模在過往五年內翻倍。此外,不少亞洲國家的財務漸趨穩健,支持評級機構上調當地的主權信貸評級,利好債價。

正因為亞洲債券多姿多采,涉及不同評級、貨幣及收益率,投資者更應採用靈活的策略,挑選合適的債券。例如,在區內經濟向好時,投資者可考慮買入可換股債券,獲取更高的回報。在避險的時期,投資者則應轉持投資級企業債券或政府債券,甚至考慮改持現金。靈活多變,投資者方能在經濟周期下獲取較佳的潛在回報。

德盛安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