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開學前準備,只是幫助有發展障礙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第一步。開學後他們要面對種種適應問題,如學習、人際溝通等才是挑戰的開始。家長應多從孩子角度出發,認清孩子特質,助他們提升學習能力和自信,順利融入校園生活。
以多感官認字法默寫
面對小學的大小測考,大部份有發展障礙兒童都感到力有不逮。有效的學習策略如「多感官認字法」,即用眼看、耳聽、口念和手寫,可增強兒童對字詞的記憶力和學習興趣。例如默寫「習」字,先讓兒童按「習」字型結構分切上下兩部份(眼看)、口讀出部件「羽白」(口念及耳聽),用手指把字寫在手心或特別質感的物料上(手寫)。遮蓋字詞後,讓兒童默寫一次。
大部份有發展障礙兒童都有社交困難,在學校較難交友,家長應主動向學校表達子女的問題。校方會按情況作出安排,如讓高年級同學在小息時與孩子一起遊戲,令兒童有機會學習與人相處。同時,家長可因應孩子喜好,安排課餘活動,藉此發掘他們的潛能和興趣,加強自信心。
家長應盡快把孩子的學習需要告訴校方,學校才能提供合適的支援,要不然老師可能錯怪孩子無心學習。在融合教育政策下,學校均設立「學生支援小組」幫助此類學童。除了老師外,家長也可聯絡學校社工或學生輔導主任,了解學校的支援政策。此外,也可積極參與學校活動,例如家長小組、義工,藉此建立互相支援的網絡,以及實地觀察孩子的學校生活和表現。
家長如何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十分重要,不要單看結果,要欣賞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合理期望和正面回饋才是推動孩子前進最大動力。
撰文:協康會青蔥計劃總經理陳綺華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