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命運在翻牆》由電影節到現在都有戲院放映,雖然只有一間,卻證明有市場。漢尼阿布阿薩德其實拍得並不特別出色,三個男主角之間的恩怨情仇,和那一段愛情故事的完結,都有點老土,差不多談論以巴問題的電影都有這些橋段,只是這部電影跟其他的不相同是他講到即使是民族的革命,即使是自己親如手足的哥兒們,原來都建立在無盡的謊言中。奧瑪每天都在翻牆,是一種向命運挑戰,絕不低頭的行為,現實世界卻不這樣。無論是甚麼民族是甚麼樣的人,生存似乎是唯一的目的,至於生存為甚麼,便無人追問了。
謊言是被指為不道德的,尤其是做二五仔,但自從卧底電影出現之後,為正義的謊言找到合法性。而這部電影,卻不是講謊言的合法性,而是它根本便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技能。
即使到最後,奧瑪還是用謊言來解決問題。這當然是假象,因為謊言永遠是謊言,即使一時成功,接下來怎麼樣呢?影片沒有交代。
柏林圍牆倒下後人們開心不已,其實人類社會現實或者心靈都有無數永遠拆不掉的圍牆,這涉及到種族、歷史和人性本身,不是全球化樂觀者想像中能夠解決的問題。看看最近以巴的戰鬥,便會明白這是人類的本性:殘酷和自私。
當男主角翻牆的能力下降時,代表命運已經無可改變。走在非常狹窄又像迷宮的街道,我們看到的是男主角怎麼樣都走不出去。你以為有一線生機,到頭來原來不只敵人在打擊你,你的朋友也在計算你。《命運在翻牆》這部電影實際上有點犬儒,奧瑪這個悲劇的角色實際上太有人性,不只現實上已經絕種,實際上無論在哪個社會,我們看到的都是謊言,而每一個謊言都似乎義正詞嚴,真理都歸在話語權的一邊,全無邏輯可言。范太應該看看這部電影,當一個民族被迫到那個地步,年紀根本不是問題,在她的心目中,十八歲以下的年輕人便應該沒有判斷力,成年人永遠最聰明,於是歷史上我們看到包括五四運動在內,都是學生發動遊行,而像范太那樣富泰,滿臉肥油的成年人,總是躲到最後,還要將罪推到年輕人身上。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