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壇街重建 剩一戶堅守

海壇街重建 剩一戶堅守

【本報訊】就深水埗海壇街重建項目,市建局昨再與包括深水埗文化館在內兩業戶簽署協議,現時僅餘一戶未就賠償達成共識。市建局指會於下月內完成收樓程序。
海壇街/桂林街及北河街重建項目2006年展開,項目內最後一個地舖業主李太趕在執達吏收樓日前,與市建局達成賠償共識,該處開設的深水埗文化館亦已落閘封舖。68歲、患有高血壓的李太稱,就收舖問題與市建局糾纏多月,身體不勝負荷,更曾在家中暈倒。
李太表示市建局開出賠償較首次508萬元為多,但絕對不夠在同區買入同等大小的地舖。另一名住在桂林街的74歲張婆婆昨亦接受賠償,並已遷出。

戶主受嚇 曾留醫精神科

重建範圍內僅餘居於海壇街187號2樓,堅持「樓換樓」的阿嫦未處理。深水埗文化館成員袁智仁稱,阿嫦與女兒同住上址,惟今年6月市建局暴力清場,令阿嫦受嚇,上周曾在葵涌醫院精神科留院三天,單位業權屬阿嫦分居丈夫所有,他稱市建局因而未有與阿嫦商討賠償。市建局指,李太舖位賠償參考同區最新成交金額超過1,200萬元;張婆婆單位較小,考慮到長者身份增加體恤金,「足夠買到同區300呎以上新樓」。阿嫦的個案,已安排社工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