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解密:認知行為治療醫失眠

睡眠解密:認知行為治療醫失眠

遇到失眠問題通常會向醫生求助,患者可能按需要服用安眠藥物。雖然使用藥物見效快,可以幫助患者即時解決緊急的失眠問題,但若長期依賴藥物,患者可能需要面對藥物所帶來之副作用,如嗜睡、反應慢、記憶障礙等問題,而且容易出現上癮情況,服藥後雖能協助入眠,但睡眠質素並未如理想。
當針對長期失眠之病患者時,除指導他們正確使用藥物外,同時會運用「認知行為治療」方法協助改善失眠問題。可能有許多人對於「認知行為治療」都較為陌生,其實在醫學上已有許多研究證實此治療方法,能有效幫助患者改善失眠,其中美國醫學會曾於06年6月份之期刊內,發表一份醫學論文,研究結果指出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患者,睡眠質素有明顯改善,而且持續治療六個月後,他們更有持續改善的表現,最重要是進行認知行為治療並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
認知行為治療對於處理原發性失眠之病患者效果非常理想,這些患者可能是因為突發性的問題,如生活壓力、疾病、藥物等而影響睡眠。
若解決了這些短暫問題,理應失眠問題可慢慢消失,但失眠問題情況仍存在,他們大多可能是因為一些不良的睡眠行為及思想習慣所引起,而認知行為治療可讓這些失眠人士重新學習正確的睡眠衞生、糾正思想行為模式,從而改善睡眠效率,慢慢地減少依賴藥物。
撰文:香港復康會適健中心註冊護士何慧嫦
網頁: http://www.hkwellness.org
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