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行會成員、總督察也以「個人身份」簽名反佔中,所以主理歧視諮詢的平機會高層也可以「個人身份」反諮詢?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認為,公職人員不應因為個人信仰而影響處理工作時的中立身份,又指按照目前的證據,平機會應展開獨立調查;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則批評束健銘進行政治動員,令人質疑其中立性,行為不適當,打擊是次諮詢的公信力。
王永平:有表面證據應調查
王永平認為,束健銘擔任公職,平機會應該設有申報制度,「如果你手頭上嘅工作同你信仰不符,你可以要求拒絕接受,但就唔應該因為自己嘅信仰,令到你嘅工作有偏頗性」。他表示,現時表面證據已經構成平機會的調查基礎,若平機會接到巿民投訴,有責任處理。
蔡子強表示,每個人均有宗教自由,不能因此褫奪其工作機會,「但係當你去到嗰個崗位嗰時,無論你個宗教信仰背景係點,如果你要做一個好嘅主持,都不適宜喺會議入面或者其他時間表達好強嘅政見,甚至係提到政治動員,就會俾人一個感覺,個諮詢係咪仍然公正㗎呢?我認為佢咁做唔係一件好事」。
他認為,束健銘的行為令整個諮詢及會議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持不同意見的巿民,會質疑諮詢是否公平,他以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作比喻,指他上任後放棄發表政見機會,「即使唔係主持會議期間(也不會表達個人意見),大家都認同呢種做法,所以你見到曾鈺成都唔會喺好多問題上發表自己嘅見解,更遑論佢自己去進行一個政治動員,去嘗試動員某啲意見出嚟推動某啲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