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唐狗被港鐵撞死事件被內地官媒藉機抽水。《環球時報》前日發表評論批評港人為枉死唐狗遊行示威是小題大做的「狗萃主義」,又指港人愛護動物風氣,只是因為長期作為英國殖民地而深受西方影響,並不代表香港比內地進步及文明。
稱有人小題大做
中國一直被外界批評不重視動物權益,較早前的廣西狗肉節便引起很大爭議。港人為枉死唐狗討公道的抗議行動,明顯觸動了內地神經。《環球時報》前日發表評論文章〈9萬港人抗議流浪狗之死,是文明體現嗎?〉指出,香港長期作為英國殖民地,很多觀念深受西方影響,所以一隻流浪狗之死鬧出這麼大動靜,但香港社會中也有很多人覺得這些愛狗人士小題大做。
評論批評動物保護主義在西方成形,所有評判標準都是西方的,在西方內部也存在大量爭議、矛盾甚至衝突。不同民族及文化群體的答案一定不相同,很難簡單用文明或者野蠻去界定。但對動物權的保證必須建立在人類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基礎之上,否則就是虛偽的。而動物保護主義近年開始在內地社會擴散,一些人逐漸走向極端。香港是發達社會,可以有更多條件包容「狗萃主義」,但在內地,如果「狗萃主義」盛行,它造成的成本和代價將更大。
不過,內地另一報章《南方都市報》則發表評論〈碾死小狗為何引發軒然大波?〉,認為今次事件是反港鐵霸權。評論認為,唐狗被港鐵輾斃,引發港人群情激憤,表面原因是香港社會對動物權益保護有悠久傳統,香港是高度法治社會,對生命的重視是社會共識;深層次原因則是港鐵壟斷本港鐵路交通,又發展車站上蓋物業而成為大地產商,年賺百億仍連續五年加價,近年更事故頻生,今年首七個月港鐵出現97次延誤,這讓港人早已滿腔怨氣。一宗小狗無辜被輾斃,港鐵竟涉嫌隱瞞真相,令怨氣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