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過來人 音樂救邊青

戒毒過來人 音樂救邊青

房祖名涉嫌藏毒被捕,父親成龍難缷責,他以「教子無方」四字回應。同樣是過來人的結他手Carlos Choi,因失去父愛沉淪毒海,他說:「吸毒的年輕人不是叛逆,而是生命中有欠缺,卻找錯方法。」現在他一個啤酒肚,事過境遷,人到中年,Carlos沒有掩飾瘡疤,一直在戒毒機構工作,用音樂將希望帶給邊青。

Carlos是菲韓混血兒,爸爸Eddie Boy曾經是娛樂圈著名結他手。在他10歲時,先是家裏物件無故失蹤,最後父親也不見了。聽母親說,父親吸毒而且欠債纍纍。他說:「當時年少,不懂得生氣。」不過他的傷口,不經不覺卻像一個穿了小洞的氣球,「很想找些東西填補,但找錯方法。」他家住九龍城,母親早晚工作供他讀國際學校。他在街上遊蕩,黑幫兄弟見這位光頭仔識講「雞腸」頗有趣,招其入局,毒癮就是這樣煉成的。有無劈友?「幸好每次有大鑊行動,最後都取消。」那時,在酒吧裏見到結他手他都很羨慕,「不過毒品侵佔我生活,沒心情再執起結他。」他試過買一星期份量的麵包,在長洲租屋兩天戒毒,「戒了毒癮,見到朋友,心癮又起。」他亦試過進戒毒所,「沒用。醫生當你是病人,準時餵藥。有錢有藥,沒錢踢你走。」直至一次他在蘭桂坊,一個來自福音機構St. Stephen's Society的男人走過來問他:「想戒毒?」他第一個反應:「用不用花錢?」那人答:「不用。」Carlos:「這麼着數?好啊。」不過,他沒有投入教會,因為不捨得「兄弟情」,戒毒又失敗。他說:「最後再被捕,法官終於判我入獄,這次才令我洗心革面。」那年,他19歲。

戒打機難過戒毒

最好戒毒方法不是美沙酮,竟然是嘮嘮叨叨的長氣話。St. Stephen's Society創辦人Jackie Pullinger多年來在香港服侍邊青,「Jackie經常跟我聊天,講道理,她的關心讓我覺得有出路。」他重拾結他,很快再上手,還會打鼓、彈琴、寫歌填詞。「我不是只作耶穌歌,還有正面的歌,讓年輕人重拾盼望。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我一直缺乏愛。」過去20年,他在菲律賓慈善機構工作,透過音樂鼓勵單親及誤入歧途的年輕人,「去年第一批牧養的年輕人大學畢業,令我感動。」現在他回到香港St. Stephen's Society教音樂,惟有同路人才可壓得住這班邊青。「嘗過毒品就知道不是好東西,勸他們戒毒很容易,但要力阻他們沉迷打機才最難。」他說時呼了一口氣。他亦在菲律賓找到父親。「一位世叔伯在facebook找到我,讓我輾轉找到父親。」他告訴父親,他亦曾沉淪毒海。父親內疚嗎?「可能。」只知兩父子一見如故,從細數經歷到暢談音樂,「讓我想起兒時父親教我搖滾樂,他真的很厲害。」
記者:陳芷慧
攝影:陳永威

過往20年,他在菲律賓慈善機構工作,透過音樂鼓勵邊青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