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抗爭升級 設關卡稱要盤點動植物大蠔三鄉封村三年

村民抗爭升級 設關卡稱要盤點動植物
大蠔三鄉封村三年

【本報訊】大嶼山大蠔灣三鄉村民,不滿政府強行將部份土地納入「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的抗爭行動升級。除了用推土機鏟樹,三鄉沿路設置最少三重關卡,聲稱因「盤點動植物」,所以要「封村」三年,禁止任何人士進入。漁農自然護理署說,會盡快派員了解情況。
記者:林社炳

大蠔灣大片紅樹林被摧毀。謝榮耀攝

「鏟樹三鄉」包括白芒、牛牯塱及大蠔村。村民前日集會,出動推土機摧毀受保護的紅樹林。記者昨日現場所見,村民暫停滅樹行動。途經三鄉沿路,最少設置三重關卡,貼上通告指「盤點動植物」封村三年,除村民外謝絕任何人入村,免阻礙生態保育研究。沿路除貼滿「政府保育河流為名,強搶村民土地」等標語外,有「民政署」通告,指今明兩日維修道路,將進出白茫車路封閉兩天。民政總署回應,有待查證通告真偽。

環團斥行為野蠻

被環保團體譽為全港淡水河流之冠的大蠔河,清澈的河水不難見多個不同品種的淡水魚、魚苗群和蝦蟹浮游。附近荒田插上打交叉(SSSI)標語,不滿政府將該幅土地,列入「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範圍。記者採訪期間被村民驅趕。
牛牯塱村民林先生接受電話訪問時指摘政府扼殺私人土地管理及發展權,指大蠔灣原是沙清水幼海灣,是政府興建北大嶼山高速公路後,影響海灣水流,破壞生境才變成紅樹林。他不歡迎生態旅遊,指遊客遺下垃圾破壞環境,指村民有權在自己的荒田復耕及發展。
昨日到場了解土地受破壞情況的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批評,政府在大蠔灣外建北大嶼山高速公路,又是興建港珠澳大橋一個落腳點,把大蠔灣變成「大蠔湖」,現在村民為發展,不理保育鏟大蠔河的紅樹林是進一步破壞生態環境。村民設置重重關卡封村,當中包括私人地及政府地,他批評封村是野蠻行為。
漁農自然護理署表示,會盡快派員了解情況;規劃署會調查村民涉嫌破壞紅樹林事件,倘證明有構成《城市規劃條例》下的違例發展,會採取適當的執行管制行動。

大蠔灣三鄉村民沿路設置鐵閘關卡,又貼出通告封村三年(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