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加息遙遙無期(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歐美加息遙遙無期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聽過聯儲局主席耶倫(Janet Yellan)跟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在央行行長年會的言論,市場人士即時嗅到歐美經濟的高下,從而判斷出美國息口向上的趨勢比歐洲明顯。此所以近兩天美元匯價偏強,歐元則拾級而下,已跌至1.32水平,還可能進一步下跌。
耶倫在會上雖仍強調就業情況未改善前聯儲局不會加息,又指經濟復蘇的步伐未穩定;但她的講話至少提及加息的可能性,還說一旦就業市場改善速度比預期快,通脹升溫,聯儲局的加息步伐可能比想像中更快更多。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則有點「難為了家嫂」的味道,不住的說歐元區經濟仍疲弱,承諾將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一段長時間。至於加息嘛,則尋遍發言稿都找不到。對敏感的市場人士來說,兩位行長的分別顯而易見,大家自然沽歐元買美元,令美元匯價上升。
但若果仔細看耶倫的說法就可以知道,這位鴿派主席對加息只是輕輕帶過,根本沒有甚麼強烈的傾向,也不肯提出任何具體承諾及日子,還強調經濟狀況不明朗,聯儲局對經濟及就業市場走向沒有把握。耶倫的言下之意是,從停止買債到加息不是一蹴即至的事,甚至可能有非常長的過渡期,任何對加息時間表的預計都言之尚早。
耶倫及她主持的聯儲局倒不是自謙,實情是發達國家包括美國經濟自金融海嘯後一直陰陽怪氣,時好時壞。而所謂好也不過增長2%以下,壞的時候則可能衰退3%及更多,有的時候還出現連續兩季衰退的惡劣情況。按經濟學者的分析,歐元區經濟已低於長期趨勢增長百分之十以上,大量資源、人力被閒置,並極可能無法扭轉,令經濟處於長期需求不足的困局。
最近前美國財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為"Secular Stagnation"這本書寫的文章讓人對歐美經濟前景更添憂慮。去年夏天,薩默斯在一個經濟論壇上已提出美國陷於「Secular Stagnation」(長期停滯)的危機,認為金融海嘯前美國其實已處於投資、消費等需求不足的情況,要靠聯儲局放寬銀根,推低利息引動房地產泡沫才能維持經濟正常增長。金融海嘯後沒有房地產泡沫,總需求更低,聯儲局要維持海嘯前的增長水平只能令利息長期偏低,甚至處於零水平才能令經濟不至衰退。薩默斯這番言論當時已引發不少憂慮及爭議。最近他在一本專門討論"Secular Stagnation"的論文集提出了更多論據,讓人覺得停滯已成歐美經濟的宿命。
根據薩默斯最新的分析,中短期內歐美經濟有三大不利因素:其一是人口及勞工增長停滯甚至開始減少,令資本投資逐步縮減;其二是增加最多的資本投資主要在資訊科技,但這些科技產品價格趨降,加上開發的公司如Apple傾向把利潤變成現金而不是擴大再投資,令投資更失去增長動力。其三是貧富懸殊不斷惡化,中產階層減少兼收入不前,經濟成果都絕大部份落入富人口袋,可他們的消費佔收入比例甚低,儲蓄率高,令社會整體消費增長遠低於收入增長。在投資、消費不前下,超低息只能令經濟不至陷於衰退,根本難以加速,也不能引發通脹。聯儲局一旦過早加息的話,僅有的一點點經濟增長火燄立時熄滅,無以為繼。
薩默斯不是個故作驚人的學者,他的分析有根有據。耶倫等怎能不認真看,怎敢貿然決定加息呢?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