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八卦 - 蔣芸

有一種八卦 - 蔣芸

好像是兩週前本欄曾提起羅孚的一封家書;那內容引起一些朋友的好奇,他們買了那本「我重讀香港」來看,最想看的竟是那封寫給羅夫人吳秀聖的家書,要看看信上如何提到金庸和黃永玉,笑說是想看看我是否有添油加醬的成份?關於這一點,那我真的不敢,也許對友人口述時稍微強作解人把信內的那意在言外的部份托了一托烘了一烘如此而已,只要看過這封信會知所言不虛。
羅孚寫此信時,絕對想不到他的公子海雷竟會把家書公開,而海雷雖在商場打滾了這麼久,依然不減一片赤子之心,不認為這樣的一封信有什麼可遮掩的,但讀者們卻意外的在看羅孚重讀香港時讀到了他心目中的這兩位香江報壇、藝壇大人物,也知道了在他受困時想到的是兩位可能幫到他的人,有時文章的可讀性正在於此,倒不是八卦什麼的,而是有一種在八卦中也會看到的顛撲不破的真人真性格流露。
譬如我們讀宋淇和張愛玲的通信,讀夏志清和張愛玲的交往,可以看見許多從他們作品中也看不到的作者真性情,還可以看出彼此對人對事對文章的判斷是不是仍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看吧浪花淘盡了多少才子才女,是非成敗真是轉頭空,短暫的數十年一彈指即過,俱往矣。
若有所憾的是現在的人都不寫信了,連電話也不打,如今更是連電郵也不太發,而是訊息或WhatsApp大行其道,用字精簡如打電報,別說紙短情長反覆叮囑的家書情信都已成了上古史,歷史名人的家書不但引起後人考證,內容尤其興味悠長,而如今連自己人的信中八卦也幾乎不可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