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開通在即,中港兩地股市熱哄哄,7月至今分別累升9.4%及8.3%,8月再有內地各行業接連傳出政策好消息,當中地方陸續鬆綁內房的消息最震動,市場一心以為將接力成升市藥引,但最終滬深兩市本月升勢反回順至不足2%,內地股民轉投大股的預期稍現即逝之餘,細股炒風卻有重臨之勢,相對香港有人視之為的「大時代」,內地股民對中央政策的反應,顯然冷感得多。
本月滬綜指及深成指分別累積上升1.8%及1.3%,有基金坦言在中央敲鑼打鼓的催谷下,表現根本「唔收貨」。
相反,計及深圳市場所有股份的深綜指本月卻驚人地上升6.3%,連帶深圳中型股指數亦飆6.2%;而上月逆市下挫的創業板指數,本月收復失地並大有進賬,升達8.7%。
而且以外幣結算的滬深兩地B股即使被指歷史任務完結在即,但在人民幣止跌回升的因素下,7月至今仍瘋狂大升12%至14%。市場等待的亮麗升幅,或者已在中小股份上反映了。
內地股民鍾情細價股眾所周知,分析界正憧憬滬港通將內地機構投資者比例擴大,從而改變形同賭場的股市生態。
少人願意揸長線
不過,以此推斷,香港國際品牌、大型藍籌是否真的內地股民在滬港通開車後目標,其實值得質疑,觀乎本月本港熱炒的藍籌,均以國企改革概念為主,濠賭股、甚至部份本地地產股反而躋身跌幅榜。歸根究柢是,見鬼怕黑的內地股民,已沒有多少願意揸長線了。
記者: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