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搞O2O的研究,我的微信加了好多公眾號,最近常被公眾號用「紅包」轟炸!細閱後發現絕大部份都是一些商家借微信紅包在搞派錢抽獎活動的噱頭。微信紅包是甚麼?它的威水史年初我就在《主場新聞》那篇〈二馬爭衡 網火燎原〉裏就曾經寫過。本質上它是一種帶抽獎性質的「電子利是」,入錢以後透過微信丟出一封電子利是在朋友圈,就可以讓朋友來搶。紅包裏裝着的是真錢,朋友們每次打開拿到的錢由電腦隨機分配,大家鬥快搶錢。搶到紅包的用戶,就可以透過微信支付從銀行戶口提取現金。新年九日期間,搶紅包次數累積達7,500萬次以上,總金額達到4億人民幣。很唬人的數據吧?為何大家對這種活動如此瘋狂?無它,又一次是商人對人性弱點完美偷襲。
由於好多網絡生意發現「微信紅包」能夠輕易搞動微信網絡社群上的互動。於是一部份融到了資金,「財大氣粗」的土豪,就看準人們貪小便宜的心態大灑金錢派「紅包」去「賄賂」他們,以求推廣自己的產品。當然了,你可以說這是商業決定無可厚非。但如果氾濫的抽獎送禮變成一般遊戲規則的時候,以後任何startup就只會在最短時間內想辦法融資,然後把錢派「紅包」來製造虛假繁榮,再融進更多資金,這樣何疑於龐氏騙局?
這種風氣蔓延下去,對公眾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試想想,互聯網和手機應用程式的出現,本來能減低企業模式和市場環境的壟斷情況,現在卻剛好相反在走回頭路,以資本決定一切。普通創業者的資本力量跟龍頭企業相比,實在有天壤之別,而這個環境,無非就是鼓吹稍微領先的創業者向龍頭企業靠攏,然後靠送錢、送禮去收買用戶;不靠攏的,一是規模太小,一是被獵殺。這個現象正正是在荼毒創業市場,正當競爭開始被取代,情形就有如允許「有家底」的候選人公然賄選買票,要知道對於startup市場來說,用戶數字就如同選票的作用,「倒貼送錢」般的推廣,實際上跟「賄選」是沒甚麼分別的。
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實在要好好把握手上一票,投向真正有質素的startup。市場裏,誰能留、誰要走,全由消費者的選擇作主導。在良性的市場裏,startup推廣一個好的新產品可能不需要太多的資本。但在一個以資本公然賄賂用戶的惡性市場裏,推廣卻可能需要多數以百倍的成本,結果沒有雄厚背景的創業家只能早早賣身投靠了,這樣最終受損的其實到頭來還是少了有效選擇的大眾。
因為平台的天然壟斷性,網絡社交時代對每個成員的「公德心」要求,其實比現實世界來得更高。舉個例子,常常瀏覽facebook的朋友,最近有沒有收到來自Giga circle分享的文章?Giga circle短短三個月內瀏覽量飆升速度驚人,它的Alexa香港排名躍升至第10位、台灣躍升至第7位,比《蘋果日報》網站還要高!至於它為何忽然跑出?無它,全因錢作怪。
Giga circle用戶註冊後發表自己的文章,就可以按網絡傳銷的模式去推廣:每一位發表文章的用戶,如果讀者大量閱讀了他發的文章,就有收入。有人會話今時今日仲邊會有人會認真對待這種老掉牙的所謂現金返利機制?但「橋不怕舊,最緊要受」,真的睇數字的時候,你才會感受到人的所謂理性在貪小便宜的本能面前有多麼不堪。
然而,Giga circle之類靠「派錢」來收買作者和讀者的網站興起,間接就鼓勵人們跳過創作寫文這個步驟。因為比起認真創作,純粹分享一些譁眾取寵的熱門文章,錢來的更容易。長此以往「劣幣驅逐良幣」下,整個網絡的主流人文生態很快會被制度化扭曲腐蝕,最後就只會剩下一條五毛黨的流水線。就和現實生活中那些早就喪失自由意志,可以用蛇齋餅糭來動員的民意大軍一樣任人擺佈。
有的人可能會覺網上世界嘅野冇所謂,一雞死一雞鳴。但別忘了在網絡社交時代的網絡效應下,往往每一個領域都有強烈的天然壟斷傾向。尤其是屬於基建性範疇的市場,開始時會有競爭,但日子久了,最後剩下的都是超級巨無霸。一、兩個企業能夠生存,並長期控制衍生的網絡生態。網絡時代,集體貪小便宜的後果隨時讓我們自己變成我們一代人最痛恨的「蛇齋餅糭」!
無謂君
https://www.facebook.com/wuweil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