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8月9青年跨境販毒被捕

首8月9青年跨境販毒被捕

【本報訊】海關今年首八個月拘捕九個21歲以下涉嫌跨境販毒的青少年,最年輕僅14歲,為4,000元酬金攜帶1公斤氯胺酮過關。海關指販毒集團在暑假利用青少年運毒,又改變「螞蟻搬家」方式,改由一兩個人將大量毒品纏在身上「闖關」。羅湖口岸今年首八個月破獲毒品案件較去年同期少七宗,但查獲毒品數量急增近兩倍。

大量毒品纏身闖關

羅湖口岸過去一個月破獲七宗大型案件,在五男二女身上搜出8.2公斤毒品,價值220萬元。海關指罪犯利用人流多時間走私毒品,先以膠袋包好毒品,再用腰封纏在腰、腳或背部。有人甚至預先口含包裝好的毒品,被關員截查時默不作聲,其後吞下毒品嘗試逃走,最終被制服後,醫生用鉗在其喉嚨近氣管位置夾出帶血的毒品包。
海關鐵路和渡輪口岸副總指揮官黃則同表示,今年首八個月撿獲18.1公斤毒品,較去年同期增183%。不法分子利用青少年運毒,首八個月拘捕九名21歲或以下青少年涉嫌跨境販毒,包括在深圳灣口岸拘捕兩名分別16及21歲青年,涉及販運5.2公斤毒品,兩周前截獲一名14歲學生在羅湖管制站偷運1公斤毒品,今周亦有一名19歲青年在落馬洲管制站偷運1.3公斤毒品。
他續指羅湖口岸每日有23萬人次進出境,用來截查內地返港人士的通道僅長12米,是各口岸最短,關員只有八秒留意可疑人士,而人流高峯期更有多達30人同時經過通道。他形容關員挑戰很大,要在一瞬間觀察後當機立斷截查,但強調人手足夠,亦備有緝毒犬配合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