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殺公提否定國際標準

李飛殺公提
否定國際標準

【本報訊】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昨日與包括泛民在內立法會議員會面,商討普選特首問題,雖然北京事前表明想聽各方意見,但李飛擺出極強硬態度,首次表明公民提名違反《基本法》,罵泛民提出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是「似是而非」,講明只有愛國愛港的人才可做特首,暗示泛民若企硬將沒有政治前途。泛民議員稱雙方分歧嚴重,但希望繼續溝通。

李飛昨與港澳辦主任王光亞、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先後與港區人大、政協及立法會議員在深圳就政改進行座談,李飛與人大和政協會面時已顯露強硬態度,以「堅持原則,推進普選」為題發表講話,強調普選要「講是非、講原則」,堅持須符《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決定,特區政權要掌握在愛國愛港者的手;其次普選問題「要講責任,講承擔」;最後表示落實普選要「講團結,講合作」。

立法會議員昨赴深圳與京官會面討論政改,會議開始前,馮檢基等泛民議員向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送上泛民政改民間報告。

炮轟佔中 表明不退讓

他並批評公民提名違反《基本法》和炮轟佔中,斥責「有些人明明知道他們主張的不符合《基本法》的規定,仍然執意堅持,以佔領中環等違反法律的活動要脅中央和特區政府」,認為不能退讓。
其後李飛與議員見面時,發表題為「承擔憲制性責任,做出歷史性選擇」講話,指立法會對落實普選特首「有重大的憲制責任」,不點名希望泛民「看法可以不同,意見可以保留,但不能以個人或派別利益為依歸」,應以國家、香港整體利益及市民利益為依歸,並且「以最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尋找政治問題的出路」。
李飛之後話鋒一轉,不點名批評有泛民對《基本法》如「芒刺在背」,為達政治目的借助外國勢力,甚至不惜犧牲本港法治和繁榮穩定,強指不遵守《基本法》和不堅持由愛國愛港人士做特首,就是「要擺脫中央而把香港變成獨立政治實體」,認為這樣想根本沒有政治前途,又稱泛民大多數人是愛國愛港,認為特首候選人不能排除任何一個政團或派別的所有成員。
面對李飛強硬立場,泛民在之後閉門會面中,企硬普選必須符合國際標準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但李飛反指所謂國際標準根本無準則可言;而李在會面後見記者,也直指泛民提出國際標準「似是而非」,造成混亂,不點名批泛民「舉出不符合國際標準就等於假普選」,是以個人來劃線界定、關心「自己能不能出閘」,李又稱國際公約表示選舉要普及平等,仍要透過各國立法、根據實際情況訂立。

馮檢基倡定期會面

公民黨梁家傑稱,雖然與李飛就國際標準問題有分歧,但認為是健康及希望建立互信、對話的起步點,他指李根本不承認有國際標準這回事,不過梁重申,正如大律師公會所言,讓人能按個人意志作自由選擇就是國際標準;梁亦向李反映「袋住先」問題,指港府於2005年和2010年政改時都以此推銷政改,但「每一次都係過咗關之後就冇乜嘢跟進」。
民協馮檢基則表示,泛民已向李飛表明,希望人大不要在月底的決定「落閘」,免得社會無時間和空間再討論,並盼人大常委會與泛民保持溝通,建議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牽頭,安排中聯辦、港澳辦和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定期會面。
工黨何秀蘭指李飛表面友善,惟言論十分強硬,擔心月底人大的決定難令政改局勢變樂觀。和平佔中發起人陳健民反駁李飛言論,指混淆視聽的是李飛,因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方式絕對可符合《基本法》,強調泛民能否入閘非真普選準則,就算北京欽點某些泛民可參選,也不合理,而且泛民在立法會選舉中取得六成選票,若他們都無法派出代表參選特首,那個制度一定是設置了不合理限制。陳強調泛民要透過一個開放的制度參選,不是在一個獨制的制度下被統治者欽點成為候選人。

李飛部份發言內容

‧必須堅持特首普選辦法符合《基本法》和人大決定
‧堅持特首必須由愛國愛港者擔任,特區政權掌握在愛國愛港者手中
‧有人明知其主張不符合《基本法》規定仍執意堅持,以佔中要脅中央和港府
‧要求愛國愛港力量團結起來,精誠合作,與中央和港府為實現特首普選共同奮鬥
‧不遵守香港《基本法》,不堅持愛國愛港者治港的原則,就是擺脫中央而把香港變成獨立的政治實體,用香港的「一制」來對抗國家、對抗中央
‧批評泛民提出普選須符國際標準是「似是而非」,造成混亂
‧即使《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表示選舉要普及平等,仍要以立法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訂立

資料來源:綜合李飛記者會及座談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