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規管真人直銷電話建議,激發個人資料私隱專員蔣任宏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互片」。公署建議當局將這類電話納入拒收訊息登記冊規管,商經局反咬公署無預先「打聲招呼」,質疑調查結果,更指局方無責任跟進,認為應交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研究納入私隱條例規管。蔣昨表示感到驚訝,反駁當局應責無旁貸跟進,強調公署運作獨立於政府,是公署一直致力堅守的核心價值,亦是市民信任公署的基石。
記者:謝明明
蔣任宏昨發表長達4,000字網誌,披露於本月11日收到商經局就公署建議規管真人直銷電話的回信,信中指摘公署公佈調查結果前無諮詢該局,單方面向公眾解說是「把該局蒙在鼓裏」,令當局得不到「公平聆訊」。該局又質疑公署調查結果的準確和可靠度,認為就算設立拒收真人直銷電話登記名冊,亦不能杜絕境外直銷電話。該局更強烈認為相關名冊應附設於私隱條例,而不是《非應邀電子訊息條例》,應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負責跟進,該局無責任跟進。
指如實披露統計數據
蔣逐一反駁,指公署公佈調查前一日將結果副本交給該局,是合適做法,而且公署只是重申3年前的建議及提供最新調查數字,不涉所謂「公平聆訊」問題,「我並不認為在進行調查前有須要預先通知商經局,亦無必要把該局的意見納入公眾意見調查結果」。
蔣續指,今次調查與政府08年同類調查均委託港大社會學研究中心進行,公署如實披露統計數據;相反,08年當局只公佈結果摘要,「與公署今次公佈調查結果做法形成強烈對比」。他對當局反覆查考調查結果叫人費解,「我只希望商經局仍然贊同調查結果顯示的大圖畫,即是這類電話只為相對一小撮的消費者帶來或多或少的得益,但卻要大多數人作出犧牲,長期忍受滋擾」。
憂通訊辦監管惹混亂
蔣質疑當局對規管真人直銷電話的立場與政府當年制訂《非應邀電子訊息條例》立場有衝突,更擔心若由通訊辦及公署分別管理不同的拒收訊息登記冊,不但無善用公共資源,更會令公眾感到資訊混亂。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澄清,絕無表示無責任跟進建議,重申對真人直銷電話規管持開放態度,只是要考慮兩萬名從業員生計和中小企商業,必須慎重考慮。而專員於前日回函當局,仍未能釋除該局對相關調查的疑慮,但當局無詳細交代有何疑慮。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委員涂謹申亦對該局意見感到驚訝,認為當局應正視市民對真人直銷電話的不滿和投訴,盡快提出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