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險發優先股開綠燈新華保險有望飲頭啖湯

內險發優先股開綠燈
新華保險有望飲頭啖湯

【本報訊】中保監就內地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開綠燈。消息指,中保監已向少數保險業界發出《保險公司資本補充管理辦法》,首次提到發行優先股為補充實際資本方法之一。綜合市場分析指,發行優先股對金融機構屬正面消息,相信新華保險(1336)及中國太平(966)有望成為首批發優先股的內險,補充資本之餘亦避免攤薄股東回報。
記者:黃珮琳

現時內地保險公司主要靠股東注資、供股、配股、發行次級債、可轉債籌集資金,改善償付能力。據本報獲得的諮詢文件顯示,文中提到優先股的發行條件、限制,包括已發行的優先股、不得超過公司普通股股份總數的50%,籌集資金亦不得超過發行前淨資產的50%,內險發行優先股似乎有進展。

有利減低攤薄效應

優先股相關細則雖然未正式出台,惟有保險分析員稱,推出優先股可於險企集資的同時減低攤薄效應,對投資者更為公平,並指新華保險及太平未來12個月內最有集資需要。截至去年底止,新華保險淨資產為393.18億元(人民幣.下同),以淨資產50%計,估計其最多可透過發行優先股籌集196.59億元,換言之,其償付能力充足率可獲提升95.87個百分點,至265.53%。
至於發行優先股方式,中保監建議,保險公司可選擇以公開或非公開形式發售優先股,亦可為優先股設贖回條款,惟應當在發行五年後,且償付能力同時達標才可贖回該批優先股。
該份文件未有提到推出優先股之時間表,惟平保(2318)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李源祥日前接受訪問時表示,中銀監已允許內地銀行發行優先股融資,相信不久將來,中保監亦會仿效,容許內地險商發行優先股。

料毋須大規模集資

一般保險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將需按比例增加資本,倘險企盈利能力減低,或面對A股市場走下坡,更有可能要集資補充資本。花旗研究部認為,從新業務價值增長勢頭看,相信保險業務質素不差,即使要達到新版「國十條」所提及中長期發展目標,即2020年保險滲透率達5%,人均保費達到3,500元,估計險企亦不會要谷大業務規模而犧牲盈利,故內險板塊料不需要大規模集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