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如市場預期,交行(3328)上半年純利僅增長5.59%至367.73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盈利0.5元,不派中期息。細分之下,交行業績好壞參半,主導盈利能力的淨息差意外擴闊,明顯跑贏同業,但不良貸款繼續錄得雙升,管理層更預期,不良貸款在未來一段時間會再稍微增加。
次季淨息差提升
市場預期內地銀行普遍淨息差在次季見收窄,交行董事長牛錫明於投資者會議上表示,在利率市場化推進的過程中,淨息差收窄料為全行業的常態,但該行積極調整資產負債表結構,減低同業負債之餘,亦提高部份風險資產定價,令第二季度淨息差較首季度的2.33厘,提升至2.39厘。
6月底止,交行不良貸款額按季增加26.92億元,不良貸款率亦按季升4點子至1.13%,較整體銀行業的1.08%更高。交行首席風險官楊東平透露,上半年實際新增不良貸款額為173億元,但交行處理其中129億元,當中回收57億元貸款,亦作出40億元核銷,並打包出售33.53億元不良資產,而打包出售的回收率則較去年低。
副行長錢文輝表示,今年上半年173億元不良貸款中,高達65%來自鋼貿企業及小微企,該行亦已調整貸款策略,如加大個人按揭貸款,及提高鋼貿和小微企貸款門檻,務求控制不良貸款增長。
楊東平補充,現時內地經濟環境及企業自身均有問題,相信該行年內不良貸款會續增,但升幅有限,且資產質素仍在風險可控水平。
至於市場關注的混合所有制進程,牛錫明稱交行股權結構多元化,且一直是金融改革先行者,希望在混合所有制上做到先行先試。該行核心一級資本水平回升至10.7%,副行長于亞利表示,會研究發優先股,但相信非年內可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