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內地PMI爆冷跌憧憬中央谷經濟 有利港股後市

滙豐內地PMI爆冷跌
憧憬中央谷經濟 有利港股後市

【本報訊】滙豐內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連升四個月後,8月份意外地下跌,由上月終值51.7跌至本月初值50.3,創三個月低位,觸發中港股市昨日回調。惟分析員相信,不穩的經濟數據反有利逼使中央再出招刺激經濟,預期大市再跌空間有限,宜趁調整吸納強勢股。
記者:李嘉麟 黃尹華

滙豐內地PMI回落,但仍守於50的盛衰分界線之上。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表示,8月PMI下滑顯示內地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刺激政策的作用在7月已經見頂,目前開始消散。

內地新股活動抽走資金

中信銀行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亦認為,PMI初值遠遜預期,意味經濟復蘇基礎不穩,中央可能再推出政策,如增加水利和鐵路投資、減稅、消費補貼、定向降準等。摩根大通發表報告指,PMI數據雖回軟,但相信內地下半年經濟可維持平穩增長,中央政策重點是如何令信貸流入實體經濟,而不是放鬆信貸。
除受數據影響外,內地A股短期內將有11隻新股上市,內地基金界指,當中包括重慶燃氣、節能風電等優質股,並有望延續前一批新股低發行價、低市盈率特點,預期將抽走部份市場資金,成為市況回落原因之一。昨日兩星期上海同業拆息(SHIBOR)抽高51.8點子,至3.98厘,但一個月及三個月SHIBOR卻偏軟,資金面有機會受新股活動影響。
滬綜指昨跌9點,收2230點。恒指昨日再度失守25000關口,收報24994點,跌165點,主板成交755億元。即月夜期尾市回升35點,報25030點,較現貨高水36點。
業界人士相信昨日股市回落只是借勢調整。股評人陳永陸指,二三線股隨時接力,惟大市調整幅度仍未夠深,若恒指回落至24500點附近,可考慮吸納仍未公佈業績的二三線股份。

專家籲趁調整買強勢股

富昌證券研究部總監連敬涵認為,在差經濟數據下,大市沽壓不算嚴重,後市重返25000點機會甚大,可趁回調吸納港交所(388)、騰訊(700)及友邦(1299)等強勢股。
摩通昨亦表示,過去數年A股都是炒上落市,倘滬綜指突破2400點會更加確信。摩通指,由於過去A股大落後,破位後潛在升幅料相當可觀,故不介意等滬綜指升多10%才對A股加強信心。對於信心不足的投資者,更安全選擇可以是買滬綜指沽內銀。
此外,由於「滬港通」快將推出,恒生指數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關永盛昨日表示,正研究推出AH股差價相關的指數及債券指數,並強調目前無計劃增加成份股數目,仍然維持50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