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銳意開發大嶼山,發展局指大嶼山未來接通珠三角地區,要研究如何發展以兼顧本地及珠三角的需要,增加旅遊設施應付日益增加的旅客量,聲稱不會大規模發展郊野公園土地,但認為應探討可否增加民宿或營地等設施。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常任秘書長韋志成等高層昨與傳媒午宴,並講解大嶼山未來發展路向,表示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收到91份建議,委員會設四小組處理,料年底可詳細討論。
韋志成稱,大嶼山未來發展要兼顧珠三角地區需要,希望大嶼山可有更多旅遊設施,形容近百項建議中不少令人「眼前一亮」,但不代表建議都可行,部份建議如在水口建野生動物園、越野單車徑及三項鐵人賽設施等都有待研究,但水口至塘福貝澳一帶的優美沙灘,確可考慮發展生態旅遊及水上活動配合。
指喜靈洲可大規模填海
陳茂波補充,不會大規模發展郊野公園地區,不會令公園內有大型商業發展,但可考慮一些兼容設施,如建民宿、露營設施等,希望社會持開放態度討論。他認為中港因自由行產生矛盾源於旅遊設施不足,故未來應着眼增加旅遊設施增加容量。
至於小蠔灣擬填海百多公頃造地建物流園,發展局指由於小蠔灣對出有深水區,不時有中華白海豚出沒,現正進行西部水域累計性環境評估,分析區域各項基建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年底會完成分析,相信填海規模要調整。至於東大嶼都會填海人工竹島仍待進一步研究,但認為交椅洲和喜靈洲都可大規模填海。
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郭平指,倘政府真的有心發展生態旅遊並非壞事,只要做好相關設施配合,但憂一切只是幌子,「話做生態遊,最後若果只係幫發展商開路嘅話,係最令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