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藍籌發威 公用股升幅14個月最勁MSCI香港指數攀巔峯

本地藍籌發威 公用股升幅14個月最勁
MSCI香港指數攀巔峯

【本報訊】中資浪潮過後,輪到本地藍籌發威,昨日11隻藍籌創52周新高,其中9隻為本地藍籌,反映本地概念股表現的MSCI香港指數攀升1.3%,收報13590點,創歷史新高,超過2007年10月港股直通車時的巔峯。有基金經理認為,息口敏感的本地地產股及銀行股「仲有得升」。
記者:李嘉麟 林靜

恒指昨再升36點(0.15%),收報25159點,主板成交704億元,指數與2007年高位31958點尚有一段距離之際,但MSCI香港指數率先創新高。MSCI香港自2月低位計,已累積上升21%,主要受惠滬港通及本港樓價持續攀升的樂觀情緒。

昨日11隻藍籌創52周新高,其中9隻為本地藍籌,包括中電。

煤氣升3% 兩電受追捧

39隻MSCI香港指數成份股今年以來平均升幅為11%,跑贏MSCI亞太區成份股同期平均的5.1%升幅。MSCI香港指數現時預測市盈率為16.8倍,高於恒指的11.6倍及標普500指數的16.6倍。
中資股回軟,H股指數跌38點(0.35%),收報11055點,但資金轉追捧本地藍籌,據彭博資訊,昨日11隻創52周新高的藍籌,有9隻為本地藍籌,其中公用股表現最標青,煤氣(003)升3%,中電(002)及電能(006)齊升約1%,恒生公用事業分類指數升1093點,報55867點,創下14個月單日最大升幅。

低息持續 吼地產銀行股

東驥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解釋,早前市場焦點主要集中於中資股,本地藍籌表現相對落後。美國最新公佈的通脹數據溫和,息口短期內難以上升,對息口敏感的地產及銀行股有利。市場原先預期美國將踏入加息周期,息口敏感股份備受看淡,在低息環境仍會持續的前提下,預期相關股份「仲有得升」,支持恒指守於25000點關口之上。
霸菱資產管理亞太區股票投資董事方偉昌相信,本地藍籌企業近月大跑贏,反映在滬港通下,市場普遍估計內地資金會覬覦本地管理透明及品牌具國際性的企業,而資金捧場的情況在過去幾日尤其明顯,惟當中有多少是受惠真正資金流入、有多少是因滬港通而短線炒作,仍為未知數,倘為後者,輪流炒作情況料仍未完,資金有機會緊接又轉而追捧AH差價概念。
他續稱,旗下基金一直有重倉本地優質藍籌企業,目前雖然未有增持計劃,惟仍會以長線投資作考慮,繼續持有相關股份,相對受加息陰霾影響的本地地產股,他更看好業務較具多元性企業,如收租及綜合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