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友親身實測 點評四大無反

影友親身實測 點評四大無反

重型裝備的年代,雖然懷念,卻不留戀。就如無反相機的出現,只需手持一部輕巧的骰、可換鏡頭的數碼相機,即可營造專業效果,簡單方便!不過,若不顯露兩手,逕自陳述賣點似乎無甚意思。因此,今次特別邀請三位嘉賓,以他們的資深攝影經驗,逐一點評四大品牌無反相機的操作模式及畫質,如有興趣選購,不妨先來聽聽專業意見!

記者:陳國輝

攝影:林栢鈞、潘志恆

給專家試玩的四部無反相機(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包括Sony A7S、Olympus OM-D E-M1、Leica T及Fujifilm X-T1,重量介乎339g至466g(不含電池),較傳統的數碼單鏡反光相機足足輕了一半有多。同時,淨機價約由$9,999起,部份連Zoom鏡套裝亦只售$17,000左右,追求實用至上抑或名牌效應,就要視乎閣下口味及荷包了。

忠實粉絲:Leica T硬淨輕巧

玩慣手動式M、S系列的徐家輝,雖與Leica結緣多年,卻是首次接觸可換鏡並配備AF功能的T系。「初時用起來不太習慣,因為Leica T採用輕觸式屏幕設計,每當舉機拍攝,便很容易碰到旁邊的icon。」玩觸屏的確有辣有不辣,幸好廠方已為專業影友提供鎖芒功能,簡單向上或向下一撥就得!此外,他又盛讚此機金屬感重,閃燈位設計靚,畫質細膩相當不俗,甚富立體感,這些均是推薦的原因。

喜歡收藏Leica相機的徐家輝

現場為Leica T加裝EVF(電子觀景器)再試,他覺得這樣對焦更方便。

至於復古味濃的X-T1,則成為Fujifilm粉絲羅浩思(miLa)的至愛。「我在2009年入行做婚禮攝影後,一直沿用Nikon,直至近兩年才轉用Fijifilm,最讚嘆的是其操作清脆利落,觀景器的細緻度也很高。」有讚亦有彈,他指X-T1耗電量驚人,每次只能拍攝300張相片左右,同時軟件支援不足,令到畫質未能發揮得更好!

Fujifilm粉絲miLa

色彩顧問:A7S無懼黑夜

前數碼背技術人員,現為色彩管理顧問的龐志健(Joey),除因工作需要,本身亦鍾情攝影,而且一玩就15年。「我特別喜歡Sony A7S,因為它是同級產品裏頭,唯一一部全片幅無反相機,加上sensor夠大,不但色彩較為細緻、銳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感光值可達到ISO 409,600!」意即只要調高ISO感光度,並輔以簡單的燈光器材,甚至毋須打燈,也能令暗位的細節清晰呈現,尤其適合進行室內及夜景等低光拍攝題材。
但在他心目中,應付暗位並不一定要推高ISO先可解決!「好似另一部E-M1,雖然sensor較細,但此機配備了5軸防震,絕對不容忽視。」意即在暗位拍攝時,可以選擇較低的ISO感光度,提升相片質素,並能減慢快門速度延長曝光時間,因為防震技術可以有效抵銷手震影響,改善「鬆郁矇」的問題。加上此機連Zoom鏡套裝定價相宜,最為化算。

色彩管理顧問Joey

Sony A7S

主要功能:1,220萬像素、全片幅Exmor CMOS、4K影片輸出、ISO 409,600感光度
重量:466g
售價:$17,990(淨機身)

Olympus OM-D E-M1

主要功能:1,628萬像素、DUAL FAST AF系統、236萬像素EVF電子觀景器、5軸防震
重量:443g
售價:$11,990(淨機身)/$12,990(連12-50mm鏡頭)/$16,990(連12-40mm鏡頭)

Fujifilm X-T1

主要功能:1,630萬像素 APS-C X-Trans CMOS II、內置電子觀景器、屏幕可調校角度
重量:390g
售價:$9,999(淨機身)

Leica T

主要功能:1,620萬像素APS-C CMOS、一體化鋁合金機身、3.7吋輕觸式屏幕
重量:339g
售價:$15,400(淨機身)/$14,900(淨15-56mm鏡頭)/$16,400(淨23mm定焦)

決戰維港

由於配備全片幅感光元件,A7S的廣告牌字樣及建築物線條均最為銳利實淨;EM-1的感光元件相對較細,影像質素已經有所交代;而XT-1的色彩則較為貼近真實;最後Leica T則層次豐富,方便後製。

Sony A7S

Olympus OM-D E-M1

Fujifilm X-T1

Leica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