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委託港大教授周永新撰寫的退休保障研究在過去年多,透過焦點小組、公眾諮詢會、書面意見及互聯網等,收集民意。報告指出,大多數人認為現行制度對退休保障不足,強積金更是廣受抨擊。市民主要靠儲蓄支持退休生活,惟不少基層人士表示無餘錢可儲。醫療及房屋開支最令人憂慮,更有市民擔心負擔不起,「有病時寧願早死一點」。
最憂慮醫療及房屋開支
報告指出,本港現行制度並不足以保障退休後的生活所需,大多數人認為儲蓄是主要出路。多名在職基層人士對退休感徬徨,表示薪金僅夠餬口,無餘錢儲蓄,「不是不願意儲蓄,只是現時幾乎不會有餘錢可儲蓄」。僱主卻普遍認為人們應透過收入去儲蓄,退休保障只限貧窮人士,而非全民。有大企業提出延長退休年齡紓緩問題。
強積金制度受到各方的強烈批評。有低收入人士稱無強積金,而有參與強積金計劃的,包括中高收入、專業及自僱人士,卻無一人信任可單靠強積金過退休生活,批評強積金行政費過高,且投資存風險令人憂慮。
其中醫療及房屋開支最令人憂慮。各界別的受訪者都十分關注醫療問題,連帶批評現時公營醫療服務不足,輪候時間過長,有家庭主婦灰心表示,現時儲蓄有十多萬元也無安全感,「一場大病已不足以應付,有病時寧願早死一點,也不要太長命」。亦有人指出「一個骨灰龕已十多萬」,辦後事也是一大開支。
報告指出,普遍來自公眾諮詢會的意見強烈求免審查、劃一金額的全民退休保障,受訪的僱主卻持相反意見,專業人士則認為有必要作寬鬆的資產審查。
不同群組的受訪者皆認為本港稅制有改變空間,普遍同意接受增加利得稅,不少人提出開徵奢侈品稅、酒稅去支持退保,但反對增加個人入息稅或薪俸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