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緣想:剖析7月燦神回歸現象 - 徐緣

十萬緣想:剖析7月燦神回歸現象 - 徐緣

2014年的7月,屬於阿燦廖偉雄的月份。7月4日,特首夫人唐青儀為「阿燦月」揭開充滿喜感的序幕,她以全港首創「單指air quotes」鬧爆蔡子強的片段,紅遍網絡,其中推開特首來電那一幕,網民大呼活現當年乜太為搶鏡而推開小李的經典畫面。
從特首夫人喚起大眾對阿燦的記憶,自7月初開始,網絡上開始湧現大量廖偉雄的短片。先有燦神模仿潮文「豆腐火腩飯」影音版,在影片中化身燦師父,弄出用叉燒製成的「黯然銷魂軍艦」,繼而客串現身兩位網絡紅人小為及司徒夾帶的短片當中。同時,網絡出現「燦神」的YouTube專屬頻道與facebook專頁,收錄其一系列演繹潮流金句的片段,以及眾多訪問燦哥所剪輯而成的短片。這些videos在網上世界瘋傳,累積過百萬views。7月的互聯網世界,到處是廖偉雄。傳統媒體亦跟進這股熱潮,爭相訪問燦神。
這個突然炒熱的現象,引起我的研究興趣,我當時的假設,是以為阿燦準備回港發展,會在短時間內推出與他相關的產品或talk show,所以找製作公司自製風潮。但明查暗訪下,得知原來整個阿燦月的背後,是一個傳媒機構的精心部署。阿燦只是副產品,整個策劃要sell的,是新傳媒集團。

新傳媒集團營辦《東方新地》、《新假期》、《NM+新Monday》、《流行新姿》及《經濟一週》等多本刊物,近年致力連合互聯網,除旗下刊物設有網上及手機版外,亦為廣告客戶創作與計劃網上營銷宣傳,當中包括度橋及線上線下的推廣內容發佈,發佈平台除自家刊物外,新傳媒亦與一大堆受歡迎的facebook專頁作聯盟合作,讓廣告訊息以soft sell手法滲入其中。
整個燦神回歸,是新傳媒為它們8月8日所舉辦的業界座談會而籌劃的一個成功案例示範,用以向營銷廣告客戶,展示新傳媒深懂網上宣傳之道。他們由5月開始構想此事,曾經想找林雪,但最後選擇燦神,因考慮到後者相對較少在香港露面,突回歸效果更佳,加上阿燦自己未來也有回港發展的計劃,亦需建立人氣,故此雙方一拍即合。

新傳媒多媒體服務發展部的頭頭Kaki Chiu,向我解釋整個計劃成功的一個重點,叫做「變」。「起初我地出咗叉燒軍艦條片,同埋金句片,發現後者喺網上反應較佳,故此馬上變招,改為訪問燦神,再從中搵新金句剪成多條較短嘅片段,嗰啲金句短片加起嚟嘅view數,比我地專登編劇精心拍成嘅叉燒片更高,傳播力亦更廣。」Kaki說,網上營銷的關鍵是轉身夠快,看市場反應馬上作改善。
燦神得以在7月爆紅,除新傳媒的推動外,他的個人魅力也是因素之一。自90年代離開娛樂圈進入商界後,阿燦在香港幕前沉寂一段時間。直至2007年做了TVB一集《向世界出發》的嘉賓,分享他對成與敗的看法,當中不少深刻的金句,被網民做成對白截圖,在高登討論區更掀起用截圖玩接龍的熱潮,讓他得到「百搭燦」的稱號,自此成為網絡紅人,奉為「燦神」。
曾經接受訪問的名人如恒河沙數,只計《向世界出發》這個節目也有不少其他嘉賓,但只有阿燦的金句會被大量cap圖。最直接理由,當然是源於高登族群的搞笑發酵,例如有高登高手將燦神金句截圖,與當年梁安琪在立會選舉論壇的發言組成對話,相映成趣。但我還是會問,為何網民一開始時會對《向世界出發》中的阿燦金句產生興趣。
為此我專登安排與燦神來一次訪問對談,希望找出答案。首先問阿燦覺得為何其金句得網民垂青,他答得直接了當:「呢樣嘢你要問佢哋,我哋千祈唔好去估人,越估就會越煩惱。」想不到第一條問題就馬上換來金句。Well,我總不能向每位網民逐個詢問,透過與燦神的親身接觸,我嘗試為這個現象之因作一些假設。

阿燦說話之能被視為金句,我認為源於他表達時那份強烈非常的滄桑感。節目讓大眾知道阿燦曾經破產,走過一段刻苦的商界之路,這份歷練,讓燦哥每句看似平常的說話,多一份重量,有人把這份重量,稱為「霸氣」。大家會覺得每句話的背後,都好像有一段深刻的經歷,跟其他藝人的訪問相比,觀眾或會質疑他們刻意在鏡頭前營造某種形象,相反,燦神的演繹,比其他藝員多一點真。親身訪問的感覺是,鏡頭前後的阿燦,是同一個人。
燦神深刻金句的背後,我還看到與閱讀的關係:「我當年拍戲,見好多人一得閒嘅時間,會瞓覺,或者傾偈,傾吓咸濕嘢好開心,但我就鍾意自己攞本書出嚟睇,當年讀書好差,唔合格攞曬H,所以要惡補。」燦神告訢我,他選書題材繁雜,做娛樂圈時看很多商業類書籍作自我增值,今天則喜愛看歷史及飲食相關的作品,最近看的著作,是關於分子料理。大量閱讀的習慣,讓阿燦多了思考,成為金句的基礎。
燦哥經常被人cap圖,我認為亦與他說話時手勢比正堂人多有關。略帶誇張的動作,讓cap出來的圖更有喜感。「其實我同你講嘢時動作多多,係唔想你瞓着覺。」當天與燦哥坐得很近,他的手在我面前飛來飛去,真的沒可能瞓得着覺。最後燦神點出誇張手勢cap圖眾多之間的關係:「因為咁樣有visual。」網絡的世界就是Visual的世界。主場新聞作為網媒的成功要素之一,正是優質的visual。

整個訪問完成後,臨走前我問燦神:「有冇傳媒訪問拍你嗰時,叫你扮特首夫人唐青儀?」回答又是充滿滄桑感:「梗係有啦!差唔多個個都叫我扮。」我不想燦神成為「單指air quotes」的第二個受害者:「你扮咗可能好麻煩。」 阿燦縮縮膞大笑向我回應,那是全日訪問最精采的一剎:「我梗係知啦,你你你當我儍嘅咩!」廖偉雄選擇在最後一刻,讓我與乜太碰面。
訪問有一個這樣的結尾,咁就為之「veligood」嘞!

徐緣
跨國公司市務總監、營銷專欄作家
http://www.facebook.com/tsuiyuenmarketing
本欄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