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盤戶型料趨兩極化

新盤戶型料趨兩極化

【專家意見】
樓價越高,市民越住越細。發展商近年推售蚊型單位,當然計過度過,但背後原因,莫過於樓價升幅遠遠拋離市民收入,卻不能賤賣拖冧市場,惟有推售蚊型單位吸引上車客。

兩房戶或不合潮流

有測量師料未來住宅供應趨兩極化,一是針對上車客的蚊型戶,一是針對換樓客的大單位,兩房戶嗎?已不合潮流。
2011年政府推出限呎及限量地皮,三年後出現奇則,業界認為不是單一主要原因。香港測量師學會房屋政策小組主席潘永祥認為,越來越多蚊型戶推出市場,相信發展商是因應市場需要,除了本港人口結構變化,單身人士越來越多,對細單位需求上升。
再者,樓價高令上車難上加難,「現時樓價貴,唔夠錢咪逼住買200零呎囉!」至於大單位供應,主要視乎地區、家庭人數及入息等,以天晉IIIA為例,相信發展商看到該區以上車客及換樓客為主,故集中一房及三房戶,兩房較少。
測量師許偉國指出,未來住宅供應將呈兩極化局面,「一係就一房,有咁細得咁細,吸引首次置業……一係就大單位,吸引換樓客,因為佢哋有足夠負擔能力」。至於兩房單位,他認為這類單位與一房戶的買家沒太大分別,而且涉及稅款,動輒數十萬元,既非首次置業買家可以負擔,而換樓客要換樓亦不會越換越細。他個人認同,「限量」條款令畫則時需要作出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