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佔中「八一七」大遊行,主辦者聲稱有超過19萬人參加,而警方的數字,不但高過民研機構的統計,竟然比支持真普選的「七一」遊行還要高出兩萬。這種偏幫建制、完全違反常識的做法,又再一次證明,警方已經義無反顧,成為當權者的政治工具。
退19萬步來說,即使反佔中遊行真的有如主辦當局吹噓的19萬,不論裏面有多少水份,與七一遊行超過50萬相比,還是相差一大截。
佔中和反佔中,爭普選和真維穩,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如黑社會晒馬鬥人多。但建制總動員的「八一七」遊行,擺明是要從人數和聲勢上壓倒民主派,結果證明,失敗得相當徹底。不但輸了人數,輸了聲勢,輸了質量,更完全露餡,把建制動員能力的弱點,無遮無掩,徹底暴露出來,在廣大的香港市民面前獻世。
真普選與反佔中運動的最大分別,前者是一場群眾運動,參與者基於理念,真心相信的核心價值,沒有回報,投入參與。參加者都自願自發,毋須事先報名,沒有旅遊車接送,也當然不會有免費午餐和任何報酬。剛剛相反,不少參與者和我的經驗一樣,在沿途街站自動自覺的捐獻,由維園隊頭行到中環隊尾,荷包一鋪清袋,很多時候,只剩下一張八達通坐巴士回家。
套用城中名筆的說法,反佔中不是群眾運動,而是威權獨裁政權典型的「運動群眾」。通過國家機器,用命令指派、達標交數、威逼利誘等方式,層層攤派,要達成指定的硬指標。
「八一七」遊行,以同鄉會作為最基層的動員單位,再來就是中資機構、各區社團聯會、建制政黨、工會組織等等,還有就是臨時拉夫的內地同胞購物團……被運動的群眾,由於不是理念驅使,無法保證一定出席,只能靠利益推動。先來免費午餐,專車接送,還有由200到500港元的車馬費,不要小看這個數目,對本地基層市民來說,已相當有吸引力。
有圖有片有真相,起碼有六、七家本地傳媒,不約而同的拍到派錢利誘遊行的如山鐵證,反佔中大聯盟說證據不足,又指控媒體移花接木,只是詞窮理屈。派錢的做法,根本就是遍地開花,毫無顧忌,記者稍為放蛇,不需深入調查,隨隨便便就可以碰到。
媒體流傳的遊行最高費用是500港元,200、300是食水甚深的中間剝削,單是遊行費用,已達天價。鋪天蓋地的電視、紙媒和地鐵的廣告,場地的佈置安排等支出,食飯交通,還有絕對不會「慳住用」的公關費,整場反佔中大龍鳳的支出,一定會是天文數字。
大陸富得漏油,以千億計的維穩費,早已超越國防開支,放心,這筆賬一定有人認數,一定有人埋單。但問題的關鍵是,用派錢免費午餐送禮物包,建制出盡「飲奶力」總動員的反佔中大遊行,無論人數和效果都不外如是,逐個人頭計是否符合成本效益?經媒體揭發,更是醜聞處處,層層穿崩,公信力蕩然無存。
經此一役,充份暴露了建制派的動員和政治能量,無論是地區社團、基層工會、中資機構、建制政黨,講就天下無敵,錢花盡了,但貨就只能交這麼多,阿爺看在眼裏,會作何感想?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