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對汽車反壟斷調查華晨料不會被內地處罰

發改委對汽車反壟斷調查
華晨料不會被內地處罰

【本報訊】發改委對汽車製造商進行反壟斷調查,一石掀起千層浪。與寶馬成立合資公司的華晨中國(1114),不願透露調查進展,強調與當局保持密切溝通。消息指,公司有信心不會被發改委處罰,亦暫時無意進行任何罰款撥備。
記者:鄭柏齡

在華晨中國的業績記者會上,大部份問題圍繞公司會否「被罰」。公司高級副總裁吳麗儀指,內地反壟斷調查不限於汽車業,「很多行業也面對調查,我們一直跟政府密切溝通,但事情還在發展中,我們不方便評論。」

強調產品已提前減價

吳麗儀續指,寶馬中國早於今年1月起,已經向逾3,300件汽車零件減價,7月時再向另外逾2,000件零件減價,「不是因為發改委調查,我們才減價。」
公司董事長吳小安重申,「減價完全按照公司的內部規劃」,他認為華晨對發改委調查作出的回應「處理有效、正面」,又指下半年「還沒有減價的計劃」。
消息指,華晨中國有信心不會被發改委起訴,故無意為有可能出現的罰款,進行會計撥備。值得留意的是,上半年寶馬中國曾宣佈對部份車型減價,但全屬進口車,而不是華晨生產的國產寶馬。
發改委早前證實,奧迪(Audi)、佳士拿「存在壟斷行為」,將依法處罰,有報道指奧迪被罰高達2.5億元(人民幣.下同,約3.15億港元)。按中國相關法律,如公司被證實壟斷價格、產品供應等,可被施予重罰,罰款介乎上一個年度營業額總額的1%至6%。

上半年純利增長78%

事實上,華晨上半年業績理想,按年多賺78%至36.3億元,其中寶馬半年銷量增長32.5%至逾14萬部。不過,公司維持全年銷量增長30%的目標,吳小安認為「不算保守」;吳麗儀則解釋,公司大部份研發開支在下半年入賬,認為增長目標合理。
現時,華晨在中國生產寶馬3系、5系及X1三款汽車,集團預告年底將首次推出國產版的5系插電式混能車;而2016年後,將再引入三款寶馬新車,包括2系、X3等。另外,外電指華晨希望在意大利設廠,但公司行政總裁祁玉民澄清,在意大利設廠的是母企華晨集團,而非香港上市的華晨中國,短期內設廠事宜與華晨中國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