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肺病噴劑療效更佳

新肺病噴劑療效更佳

【本報訊】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成功採用納米技術,研製出用於肺部疾病的新型氣霧劑,當中藥物活性成份能夠於實驗動物體內留存48小時,能降低藥物產生副作用的風險,以及減少病人服用藥物的劑量。

可用於治哮喘

傳統治療肺部疾病的用藥,一般藥效只能在體內維持4小時,病人須經常用藥。新型納米氣霧劑,與市面的噴霧劑一樣,可以避免胃腸及肝臟破壞藥物的首過效應,採用了「脂質」來包裹藥物,減慢藥物在肺膜的傳遞速度,亦會在脂質外圍加上乳糖,令其重量增加,使其無法從肺裏呼出來,最後溶解於體內,有關結果在2012年刊載於國際納米醫學期刊,亦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批予專利權。
負責研究的楊智鈞博士指出,新的氣霧劑可用於治療肺氣腫、氣管炎、哮喘等肺部疾病,相信可廣泛應用於其他經由呼吸道發揮作用的藥物治療上。楊稱脂質是天然分子,提取的成本不會過高:「如果推出市場,售價應該跟現時的氣霧劑相若。」楊提醒,病人使用時須先學習操作氣霧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