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之言】
本港今年驚爆三宗本地感染的日本腦炎個案,受影響地區包括天水圍及屯門。曾德賢表示,本港養豬的數目正在萎縮,認為本港不會出現大規模日本腦炎爆發。
港爆發日本腦炎風險低
當帶有日本腦炎病毒的庫蚊叮咬豬隻,病毒在豬隻體內便會不斷繁殖,令豬隻成為病毒的增生宿主。當另一隻蚊再叮咬帶病毒的豬,便會藉此播毒,中招蚊子叮咬人時,可令人感染日本腦炎。
本港的配種豬、母豬都帶有日本腦炎抗體,乳豬出世時因有母體抗體,不怕受感染,但約三個月大,當抗體下降,如被帶病毒的蚊叮咬,便成為播毒宿主。礙於乳豬在六個月大時會被屠宰,所以短時間內中招並播毒的機會較微。加上蚊與蚊、人與人之間不會互相傳播病毒,他相信出現本地爆發的風險低。
至於為何有些人被蚊咬後,傷口持續一段時間有紅腫反應,他指出,因蚊的唾液帶有很多化學物,可引致的敏感反應因人而異。最重要避免因痕癢抓傷,增加細菌感染風險。被蚊咬後,沖洗傷口可減少皮膚接觸蚊的唾液。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