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族裔青年壓力大

少數族裔青年壓力大

【本報訊】昨日發生涉及尼泊爾人兇殺案的荃灣川龍街一帶的唐樓,由於租金比較便宜,據說已聚居了超過800名尼泊爾人。有團體及社工指,少數族裔面對住屋及工作等問題,尤以剛畢業的青少年壓力最大,有時患上情緒病亦不懂求醫,即使肯醫,亦可能因語言不通而無法得到適當治療。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社工陳清華稱,就業、居住、言語等問題,均是少數族裔的生活難關,當中尤以青少年為甚,不少人因中文欠佳而缺乏向上流的機會:「100個得1個上到大學,後生嘅見唔到希望。」他指涉案21歲疑兇正處於「最難捱」的年紀:「中學畢業就係壓力開始,要應付前途問題。」

語言不通難有適當治療

香港社區發展網絡總幹事龍緯汶則指,尼泊爾人在港娛樂僅得香港電台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時的尼泊爾語節目廣播,難以排解壓力,有時患上情緒病也不自知:「唔識乜係情緒病,亦唔察覺同鄉有病。」即時肯求醫亦無法溝通:「因為言語不通,可能冇適當治療。」
據知,除傭工外,全港現有約18萬名少數族裔,當中以佔5萬多人的巴基斯坦裔最多,尼泊爾與其他族裔平均約2萬人。尼泊爾人大多聚居於油尖旺、深水埗、元朗及荃灣一帶,案發現場川龍街、大陂坊及二陂坊等因有多幢租金較便宜的唐樓,吸引逾800名尼泊爾人聚居,他們收入不高,但相比巴基斯坦人,就業率則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