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建制陣營舉辦的8.17反佔中大龍鳳,終於在一片派錢、免費飲食、包接包送的「被遊行」爭議聲中落幕。翻看本港各大報章報道,除了幾份傳統左報及民間「憲報」,「如實」報道反佔中大聯盟的訊息,其他傳媒幾乎一面倒報道大遊行出現的派錢誘遊行的消息。普遍政界中人也認為,數字只是一場遊戲,多少並不重要,倒是這場親中陣營罕有的動員,已成北京為特區政改「袋住先」輿論造勢的武器。
有建制中人稱,其實本港傳媒如何報道8.17遊行,對政改影響不大,「所有傳媒都有立場,啲觀眾、讀者都係信嗰套先睇,好難由報道對大局作影響。」反而他叫季陶留意,今次北京官方喉舌如何及以多少篇幅報道有關遊行,因為據其所了解,今次北京官媒對8.17遊行所作的報道廣泛性,也是罕有的多。
撇除向來都會報道、今次作詳盡報道的新華社,以及儼如激進報的《環球時報》外,該建制中人留意到,就連《人民日報》海外報、中央台以至較少報道特區遊行事宜的《新京報》等,亦作顯著報道,語調幾乎是一致地指,大批港人上街爭取通過政改方案,一人一票選特首成港人訴求,言下之意無非是想製造大部份港人也想「袋住先」,差在未列明建制派最近金句:「反對政改方案就是千古罪人」,明顯中央已透過官媒為「袋住先」輿論發功。
有泛民中人稱,隨着建制派用上街人數為藉口,預料他們要力抗「袋住先」輿論的壓力也與日俱增,諷指最想人大盡快作決定,「最好講明係咪符合國際標準,一旦唔符合就佔中,咪再搞咁多大龍鳳」。
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