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狀態 - 蔣芸

失控狀態 - 蔣芸

接受名人面對面訪問的作家馮唐說起自己的生活,規定每天跑十公里寫三千字,一本本小說就是這樣寫出來,對於一位自稱不走仕途不貪財不怕死的中國作家,能這樣嚴守自定的紀律去生活去寫作,真不容易吧。
但他又說寫作最好的狀態是一種失控的狀態,也就是如喝酒喝到微醺,心情興奮提昇之時,比原來規劃自己該寫些什麼更有效果。從事創作的藝術家都有那種經驗,某些時候,雙手和腦子像是不聽使喚一般,似乎有一股無形的力量促使自己,鬼使神差般的,只可惜大部份時間都很理性很自覺,不知算不算為自己的平平無奇找到一個藉口,永遠是在等待一個不來的奇妙狀態。
別說藝術家的作品、作家詩人的主題和麗句,靠的是那股莫名的靈感誕生,其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對答也往往如此,太中規中矩,一成不變的往來不會帶來任何驚喜,只能算是閒聊,比較精彩的對話常是在略為失控的狀態之下產生,所依賴的也未必是酒精,而是一種無以名之的心靈觸碰,感覺來了,靈感如泉湧汩汩流出來了。
從事創作的藝術家有時也用釀酒來比喻生產的過程,在某些特定的季節,某些陽光雨露的調節,吹某種風,某個年份的佳釀就此完成,缺一不可,而過了那個時刻又一切如常,變成了可遇不可求的玄妙特殊的或者是永不再來的時刻。
當一切都固定下來了,也不會再有這樣的等待,當一切都堅硬如石,牢不可破了,那只有在最細膩最柔軟的狀態,才可以迎接的神奇失控時刻也就永不會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