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內房股炒風與前景脫鈎

國策解碼:
內房股炒風與前景脫鈎

內地樓市的消息熙熙攘攘,且好壞一併淹至,先是地方各自撤限購令,再到限貸接力放手;但另一方面,又有數據指內房目前庫存高企,加上不動產登記將出台觸發拋售潮再現的恐慌,內地樓市前景一片模糊。不過,觀乎限購已「名存實亡」後,內地成交未見大反彈之餘,更有估計指其去庫存時間至少要兩年,意味行業翻身時間,隨時以年計。
據悉目前內地46個限購城市,已有80%撤銷限購,但大部份在撤招後成交只見輕微上升,甚至沒有變化,而當中有小部份城市成交更見下跌。眼見撤招無效,分析因而歸咎銀行限貸配合不了,而8月起市場亦轉而傳出限貸放鬆的消息,甚至連一線城市如上海亦有指大銀行部署鬆綁,惟惜貸如金的銀行是否真的會配合,仍需時間觀察。
在撤招的憧憬下,股票市場已多次間歇性炒作內房股,惟不代表負面因素不存在。目前發展商面對的困局,主要在於因調控而累積的庫存。上月35城市住宅庫存總量更攀至五年新高,不少城市至少兩至四年才可完全消化;同時,不動產登記上周末出台諮詢,最終會否推冧樓市,仍需至少一年時間等待結果。
雖說目前困難重重的內房極需依賴政策配合紓一口氣,但撤招結果顯然未如預期之大,新政策風險又或會隨時殺到,前景一片混沌。歸根究柢,告別投機的內地樓市,政策越鬆只反映當局對樓市越悲觀,窒礙樓市翻身的,其實還有連政策也難以掌握的心理影響。

記者︰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