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在網誌稱,留意到一些當年缺席學運浪潮的中年人士,待事業有成後,慢慢開始關心政治和社會事務,形容他們是「不甘心前半生過得太安份」,如今要幹另一番事業。佔中發起人陳健民指曾俊華活在自己的中產世界,並不了解社會糟到令人不耐煩。
曾俊華在網誌稱,年輕時在美國讀書,班裏成績好的幾位同學,成為反戰運動的領袖人物,畢業後卻到投資銀行賺取優厚報酬,下半生不再參與社會運動。
指理想與現實非對立
他稱多年後卻留意到另一現象,一些專心求學、缺席學運浪潮的老友,是老師眼中的「乖學生」,但人到中年,事業有成後,便關心政治和社會事務,個別更選擇放低事業,在社會上活躍起來,「也許是不甘心前半生過得太安份,決心要幹另一番事業」。
他同意傳媒人曾志豪撰文稱,「理想不能當飯食,但只懂吃飯的人生,很難食」,但他指曾志豪的結論還是離不開理想與現實不能兼容,強調理想與現實並非對立,寄語年輕人:「若太早就將話說死,甚至按着當下的念頭,不惜將自己推向難以回轉的死角,則是白白浪費領略人生不同風景的珍貴機會,非常不值得。」
被指不了解社會不公
陳健民對曾俊華的言論感到奇怪:「佢好似以為有人不甘寂寞,先至捲入佔中,我呢類中產,係因為社會情況太差,出現好嚴重問題,先至走出安逸環境,站出來,並唔係冇嘢好做。」
他指曾俊華不太了解願意公民抗命、爭取社會公義的中產:「我認為曾俊華過咗好多佢自己認為嘅中產生活:飲咖啡、睇法國電影,其實佢唔係咁了解𠵱家社會現象係乜情況。」
另一位佔中發起人戴耀廷稱,學生時代已參與民主運動,相信曾俊華不是指自己:「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選擇,何用猜度或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