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油尖警區於2011年推出「拯救者計劃」,過去兩年大舉掃蕩區內無牌樓上酒吧等娛樂場所,令這類供青少年吸毒及販毒的場所大幅減少。警方近月發現毒販轉移到區內賓館作為流動毒窟,供附近娛樂場所玩樂的青少年購買及吸食毒品,由於這類毒窟採取「走鬼」模式,警方需以情報主導偵查。
方便夜總會消遣人士
油尖警區行動主任余鎧均表示,毒販以日租賓館房間作流動毒窟,毒販在房內擺放少量毒品,「當有客仔購買毒品,毒販會指示或帶客仔去賓館攞毒品,部份人會即場上電(吸毒)」。毒販採取「走鬼」模式,逃避警方追查。這類流動毒窟每隔幾日就會轉移另一賓館。
余承認,區內賓館林立,而且這類毒窟流動性高,增加偵查難度,警方必須以情報為主導 ,更要與不法分子鬥快,「我哋收到情報需要分析真偽,但毒販可能已經搬咗竇」。
警方已加強留意可疑賓館,尤其是有前科的賓館。今年5月該區警方先後偵破兩宗這類賓館流動毒窟個案,分別拘捕一人,並在鄰近夜總會的賓館房間撿獲少量毒品。
余說:「相信毒販為咗方便喺夜總會消遣嘅吸毒人士,所以揀選附近賓館做毒窟,警方會留意這類高危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