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抽取脂肪後再打入身體做法,例如注脂術,脂肪是沒有帶着血管的。而自體組織移植,是血管帶住脂肪組織,再搬上乳房。這種乳房重建手術,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腹直肌皮瓣:人有兩條腹直肌,位於腹前壁正中線兩旁,從胸廓延伸到盆骨。移植手術是切走的腹直肌,有血管帶住脂肪,就不會壞死,不過離開血管較遠的邊緣脂肪,有兩成機會壞死,令邊緣較硬。硬化的脂肪不會變癌,只是纖維化(Fibrosis),即脂肪質因供血差而變硬,變成疤痕般。一般只有邊緣脂肪,才會出現這問題,中間位置的較少。
除了這種連根帶皮的方法,近年亦有另一種新方法,不用切去腹直肌,而只是取走連血管的脂肪組織及表皮,以顯微鏡手術,將皮瓣血管與胸部血管連接。由於手術較為複雜,困難度較高,若然血管不通而塞了,手術有機會失敗,失敗率約在百分之一至二。
新方法好處是保留了肌肉,但要接駁動靜脈,手術需時較長。保留了腹直肌,是否對病人更好?最終研究發現原來分別不大,除非是職業運動員,一般病人做完手術後,仍可以做起坐運動,因人有兩條腹直肌,切走一條尚有一條;而腹部的收縮,還有三層肌肉可用。較年輕或未生育過的病人,若然無肚腩,或切乳後保留皮膚不多,乳房卻是C級的,最好做背闊肌移植。
(二)背闊肌皮瓣:背闊肌是一幅由腋下到後背部扇型的肌肉,手術是將帶有皮膚、肌肉、血管及脂肪的組織皮瓣,穿過腋窩移植到胸前。由於背闊肌皮膚可移走的範圍,約有七厘米闊十五、六厘米長(視乎病者身形),足夠彌補乳房皮膚不足的病人。亦由於背闊肌份量不足,手術將有關皮瓣放到胸前時,已形成一個袋,方便植入較細的義乳,出來效果理想。
不想有大傷口,而需要借皮膚覆蓋傷口的病人,這個重建方法最好。亦有些胸部不大,乳房只有二百克以下的病人,單用背闊肌移植或已足夠,毋須再加義乳。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香港乳癌基金會電話:25256033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