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籌網略:智能手機時代講私隱?別再自欺欺人 - 無謂君

雲籌網略:智能手機時代講私隱?
別再自欺欺人 - 無謂君

最近投行搞好多investment tour,一般這些考察團都會帶投資者去發掘投資熱點同埋見公司管理層。幾個tour下來,看看幾乎所有同期消費行業的行程都是O2O(online to offline)名義炒作的,可見這個題材目前在內地有幾熱。
一眾管理層講最多的要數商城O2O。甚麼意思?簡單講句就是全天候收集消費者日常生活數據,然後以大數據精準定位時間地點進行廣告推送。(正確來講叫營銷,搞活動唔hard sell那種)聲稱要在正確的時間,最佳的timing擄獲消費者的心,即係話你每一刻都要比消費者更了解他自己。
大家都覺得這種高難度動作,講就容易。於是投資者問管理層有甚麼獨門秘方?Well,首先我們用聯盟裏的App收集消費者資料,再與網購平台合作取得你的網購習慣,再利用廣泛佈置的商業場所Wi-Fi追蹤消費者生活軌迹;各種碎片化的蛛絲馬迹只要用大數據交叉驗證猜測,就可以準確掌握消費者在各種場景下的生活消費習慣。聽到這裏立即有人詫異地問怎麼可能追蹤到消費者在商場以外的其他行蹤?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內地3G並未普及,所以到處都設有免費Wi-Fi熱點,原本這是非常便利的一件好事,只不過你的行動數據也同時被洩,到過哪裏,停留多長時間的資訊全部會被後台獲取,然後被電腦提煉分析。

講到這裏,你是否又慣性以為只有缺乏對私隱尊重的大陸才可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咁你就太天真囉!估計這篇文章的讀者有不少也是蘋果iPhone用家,大家有否聽過這陣子有關iPhone的GPS定位功能,by default巨細無遺地記錄你所有行蹤,你到過甚麼地方?幾時到?停留了多久?幾時走?記錄下來並存在手機後台。
讀者可以自行打開蘋果iPhone「私隱設定」的「定位服務」一頁,打開最底下的系統服務一欄後,再在最底下點擊經常位置,你就會在下一個畫面底下輕易地看到機主最近的行蹤,包括到達及離開時間。蘋果自己是發聲明承諾永不會窺探任何用戶私隱的,但恐怖的是,即使把GPS定位功能關掉,原來手機後台一樣在記錄,只不過不再顯示而已。一旦有人存取你手機後台資料的話,個人行蹤一樣無所遁形。難怪斯諾登事件之後,一度傳出九大科技公司的系統全部開有國安的backdoor的時候,那些各國元首會暴跳如雷。假如屬實的話,連高官政要在移動互聯網技術面前所謂的私隱都是國王的新衣!更何況你我路人甲,大家還不是等於天天在裸跑?
踏入手機網絡年代,不論中外企業無不巧取豪奪,無所不用其極地收集個人數據,何解?假設真如蘋果所說收錄的資料只為改善服務素質,全部的數據系統都是不記名anonymous處理的話(也就是理論上沒有侵犯用戶私隱權)究竟這些數據有甚麼用途?那你就有所不知了,以前PC時代碎片的數據本來是不值錢的,但自從有了24小時跟身,永遠開機的智能手機以後,碎片化但跨度長的手機數據可以嵌來嵌去還原出時間連續的消費者生活商業數據,之後只要通過各種數據模型的交叉驗證算法,利用這些收集到的追蹤數據就可以像玩拼圖的搭建個人數據檔案。

事實已經證明,掌握大量用戶行動數據pattern的社交平台,可以憑一些零星的個人行為數據就精確猜測這個人的真實身份,甚至生活習性。以目前數據技術成熟度來看,只要掌握足夠的數據源,像預測你近期需要甚麼消費,系統自動在最有利的時間地點來推「一擊即中」的廣告,簡直易過借火。這也就是各大商家夢寐以求的未來CRM藍圖。
可以斷言,未來商業利益會為了利潤會繼續無所不用其極。傳統的所謂私隱保護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因為歷史證明在技術進步面前法律的固守幾乎是毫無作用的。當然筆者並非說侵犯私隱事件無問題,但除非我們立刻棄掉手上的iPhone、Android智能手機,齊齊回到最初使用2G手機的年代,否則根本無法抵禦商業模式的進化。
各國政府是時候以更正面的態度去研究對應這些O2O商業模式變化,改變訊息產業法規去對應,而不是空談私隱條例,任由國民的數據主權落入大企業之手。今日的數據版圖就是明日的金礦!

無謂君
https://www.facebook.com/wuweil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