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終審法院退休首席法官李國能前日在報章撰文,回應國務院一國兩制《白皮書》。終院現任首席法官馬道立昨出席研究會,亦主動提到社會對《白皮書》的討論存有誤解,重申法庭只會按照法律原則判案,不受政治及公眾喜好等因素左右,而社會任何針對法官的討論也應回歸《基本法》,「法官只根據其司法和專業才能選用」。馬道立又指,對司法獨立及法治的看法與李國能近乎一致,相信司法獨立及法治對香港未來發展尤為重要。
記者:鄭啟源
馬道立昨出席「劍橋大學香港及中國事務會」的學生研討會時,主動提及《白皮書》在社會引起討論,但部份討論存在誤解,又引述李國能前日在《明報》撰寫的文章,認為李對法治及司法獨立的觀點,與他近乎一致。
強調三權互不隸屬
李國能在文章指出「司法機關不屬於行政當局」,馬道立昨亦引用《基本法》,強調司法機關是三權的其中一權,三者互不隸屬,法庭判決嚴格遵從法律原則,沒有其他因素可以左右,同時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行政及立法機關不會有優待。而司法人員的聘任,除終審法院法官及高等法院首席法官任命,須由行政長官提名,並獲立法會通過,其他法官則由特首根據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建議任命。
白皮書亦引發法官須要「愛國愛港」的討論。馬道立昨說,「香港現時對法官這樣那樣的爭論,全部都應該回歸《基本法》要求」,《基本法》除對終審法院法官及高等法院首席法官有國籍限制,第92條對法官的唯一要求是「按其司法和專業才能選用」,可從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聘用。
馬上述兩個觀點,等同否定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三權合作論」,及部份京官、建制派指法官必須愛國的言論。
馬道立亦強調,本港是否有司法獨立應由公眾自行判斷,建議公眾通過四項指標,包括法庭在具爭議性或涉政府案件的取態、法庭的透明度、法律界對司法獨立的意見,以及法庭裁決是否客觀地能符合法律原則,觀察司法獨立狀況有否改變。
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認為,司法獨立是香港最後支柱,現任及前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都先後主動談及《白皮書》,期望中央政府會作出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