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肉有法】
港人煲湯愛加入豬肉、豬骨,雖然豬肉能帶出湯的美味,但豬肉有滋陰潤燥、補氣補血功效,宜按體質採用,如用於燥咳便秘、肝腎虧虛或氣血不足引致的頭暈眼花、乏力等症狀上;氣虛、痰濕人士不宜每日飲豬骨湯。
党毅表示,本港過往曾有調查發現約25%人屬氣虛體質,懷疑因工作壓力大、久坐冷氣房、缺乏運動或誤飲涼茶,以致容易出現疲累、面色蒼白、說話不夠氣等氣虛症狀。此體質人士飲用雞肉煲湯較適合,雞性溫,有溫中補脾、益氣養血等功效,適合虛勞瘦弱、營養不良、氣血不足等人士飲用。
痰濕人士也不宜飲豬肉湯,會加重濕氣,宜飲素湯或魚湯,如加入鯽魚,有益氣利水、除水濕功效;鯉魚也有利水消腫功效。其他肉類如鴨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功效,適合脾胃虛弱人士。鵪鶉有滋補肝腎、健脾消積作用,適合食慾不振、氣短倦怠人士。她建議在夏季可飲用比較平和的五指毛桃健脾湯,有健脾潤肺及祛濕的作用,適合脾虛浮腫、風濕痹痛及水腫等人士飲用。
《蘋果》記者
五指毛桃健脾湯
材料︰
五指毛桃40克、茯神30克、山藥40克、芡實30克、蓮子30克、蜜棗5枚、陳皮2片
製法︰
先洗淨所有材料,煲滾3公升清水,水滾後加入湯料及已經汆過水的雞半隻,再煲1至2小時,成4至6碗湯,加適量食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
健脾祛濕,可緩解氣管敏感症狀
適用症狀︰
夏季脾氣虛,並受濕邪困擾者,以及支氣管炎、食慾不振、貧血、慢性胃炎等病症
備註︰
•4至5人份量
•建議配雞半隻或鴿1隻
•飲用者宜保持良好作息習慣,避免熬夜
資料提供:浸大中醫藥學院持續及專業教育部高級講師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