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芊陌:如果是我的子女 - 蕭煒春

悠遊芊陌:如果是我的子女 - 蕭煒春

姑勿論是否認同學民思潮的理念,對於其靈魂人物黃之鋒,我衷心佩服。一個十七歲學生,在公開考試的成績不過不失,卻因為搞政治而遭公審。難得他未有因此亂了陣腳,好一句「分數不高,人家是無必要收錄我的。香港的教育制度一向需要檢討,但制度不是為某人而建立。」排拒了特權與捷徑,同時告訴大家,他不過是個「關心社會並願意行動的學生」,即使成績不盡如人意,與爭取社會公義毫無關係。
一向認為求學不是求分數,而是學做人。不是說分數不重要,那無論如何也反映了學習進度,是對過往努力的肯定,高分者也的確可擁有更多升學選擇。可是在學業成績以外,還有很多不同的指標去量度一個人的價值。所謂讀聖賢書,所為何事?無非是學習何謂禮義廉恥,並在生活中實賤,頂天立地,本着良心行真理。若空有滿肚墨水,活不出知識賦予的相應人格,則是我們稱為的「讀死書」,或是「高分低能」。
看看立法會內的活寶貝——鍾樹根與蔣麗芸,前者擁英國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電子商貿碩士,以及英國University of Wales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據稱目前正攻讀英國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工商管理博士;後者為加拿大Concordia University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二人同時擁有出口成笑話的能耐,政治生涯猶如喜劇,亮麗的證書沒為他們帶來智慧的增長,也搏取不到政客追求的掌聲。又例如自由黨的符傳富,當年以會考8A狀元作為參選區議員的賣點,結果低票落敗,同時淪為街坊笑柄。
佩服黃之鋒,也因為他作為一個人氣超高的公眾人物,面對各方對其私生活的抨擊,並沒有自亂陣腳。我不認識他,單是看其在面書公開其成績及升學去向,說得一貫的立場清晰、情理並茂,是轉危為機的示範作。政客通常嚴人寬己,向外鞭撻不遺餘力,但面對涉及私生活的危機時,常常方寸大亂,而最殘酷的,是政客其實沒私隱可言。看特首處理女兒割手事件、議員面對政治獻金抨擊的反應,往往都是個災難,還引爆另一個更大的災難。黃之鋒選修了公開大學的政治及行政學系,將來想必會繼續從政之路,這位年輕政客的危機處理技巧,值得一眾政壇老鬼參考。
香港人習慣以金錢掛帥,父母輩也傾向以成績審視子女的成就,但在學位氾濫、唯利是圖的價值觀下,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而今而後,庶幾無愧」?近年鼓吹多元學習,社會逐漸懂得欣賞那些在學業以外取得優異成就的新一代,譬如會為六歲小人兒奪得高球冠軍而喝采、為金融才俊放棄高薪厚職完巴士夢而鼓掌。黃之鋒年紀輕輕已認清志向,即使是「搞搞震」,也是有目標有理念的「搞搞震」,單憑這點,已較那些生活漫無目的、學習只為滿足家長虛榮的孩子強得多。

作者:蕭煒春

傳媒人、兩女之母。徘徊於工作與家庭之間,終日嘔心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