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10年前已要求政策局及部門夏季室溫保持攝氏25.5℃,但《蘋果》上周抽查10幢政府建築物和10幢商場,發現一半政府建築物未達標(已計算儀器誤差),當中政府總部室溫最低錄得攝氏20.5℃,低絕所有抽查的建築物,協助調查的綠色和平批評政府做壞榜樣。
記者:潘柏林
本報記者向綠色和平借用測試溫度和濕度的儀器,上周三抽查政總、立法會、高等法院、圖書館和體育館等地(見表),儀器正負溫度誤差為0.5℃。當中政總表現最差,三個抽查點均低於政府提倡的25.5℃室溫,東翼地下記者採訪區錄得20.5℃,一樓欄杆處錄得21℃,臨時訪客入口電視機旁錄得22.2℃,平均溫度為21.2℃。
管理政總的行政署解釋25.5℃泛指平均室溫,受人流及風口位置等因素影響,不同位置的溫度可能有差異,部份會高於25.5℃,部份低於25.5℃。政總曾做碳審計,報告未提及冷氣溫度問題。
政總是政務司、財政司及十二個政策局的辦公室。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本人是環保建築師,曾任香港環保建築協會主席,本報向環境局查詢有否發現政總冷氣溫度過低,未獲正面答覆。局方指除特殊運作需要外,室溫須保持25.5℃,而室溫受多種因素影響,量度室溫亦有可能構成問題,例如選用何種儀器、其準確度、於何處量度等。
電費較舊政總多4倍
政府在興建新政總時,投入7,000萬元增加環保及節能措施,獲香港環保建築協會的「香港建築環境評估法」評定為最高的鉑金級別。協助抽查的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楊文友對政總室溫最低感失望,「政府應該帶頭做示範作用,佢搞節能約章叫商場冷氣維持24至26℃,自己做一個咁壞榜樣,好似自打嘴巴」。
行政署指在2013至14年度政總平均每月電費約330萬元,較舊政總70萬元多近4倍;新政總每月耗電量240萬度電,空調約佔五成。根據政府過往推算,室溫每調高1℃,減少空調系統用電量3%,若將政總測試所得平均溫度調高4℃至25.2℃,可節省空調系統12%用電量,可省約20萬元電費。
除政總錄得最低溫外,紅磡市政大廈圖書館錄得21.9℃,天水圍天瑞體育館主場錄得22.3℃,立法會各抽查點大致合格,僅記者室電腦房錄得23.6℃。康文署指該圖書館早前風櫃房的水限流掣故障,未能有效控制冷水流量及室溫,承辦商維修後回復約攝氏25℃;而體育館運動設施設在攝氏23℃,其餘地方則設在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