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人普遍喜歡食辣,幾年前與肥仔K在一間老牌飯店食炒粉麵,佢要求侍應攞一碟辣醬做配料,一吃之下,連聲叫好,於是問侍應:「乜你地嘅辣椒醬咁好嘅,私家製造㗎?」侍應笑曰:「余均益箒嘛,周圍都有啦。」肥仔K天真,又信周圍都有,點知自己試吓去買,就周圍都買唔到,問番左丁山,左丁山又去問食家L,聽佢指點,要托人到西營盤第二街余均益門市部先至買得到。
八月八日閱報,知道余均益第二代又因為股份轉讓問題內訌,鬧上法庭,人地鬧交係家事,但倘若因此而搞到余均益停業停產,咁就可惜到極,香港本土名牌又冇一間咯。第一代家庭企業嘅創辦人離世後,第二代爭產爭權嘅糾紛屢見不鮮,見報嘅已知有鏞記、福臨門、皮蛋大王、霍英東家族、新鴻基郭氏兄弟等等,大大小小都有,唔怪得中文大學商學院有一個研究計劃,專門研究華人企業之傳承問題。大抵華人企業極少在創辦人生前擬定succession plan(繼承計劃),於是等到創辦人兩腳一伸之後,第二代就往往會因為錢財、權力與面子而起紛爭。
近日見到一位朋友,佢話無心繼承家庭事業準備返回加拿大,左丁山話:「好可惜啫,雖然你唔恨,但你爸爸嘅生意做咗幾十年,好穩定,年年賺錢,唔通你唔要?」朋友嘆一口氣話:「我有興趣於文化藝術,如果我繼承股權,我會請外姓專家,博士級人馬都得,總之係professional managers,幫我管理盤生意,我做董事會主席,由專家做CEO。但一講出嚟,就俾老竇鬧到狗血淋頭,話我會敗家,將來盤生意會被外人呃咗去,大家冇法子傾得埋欄。」但朋友係獨子,家姐細妹都嫁咗人,在美國長居不返,又點會繼承家族生意呀?問朋友怎麼辦?朋友答:「我叫老竇趁還有時間,將盤生意賣咗俾行家或私募基金,一講又俾佢鬧餐死,話我冇鬼用,依家我地唔傾嘞,我有加拿大護照,預備返番多倫多,費事煩!」聽落又覺得好可惜,但創辦人嘅頭腦追唔上時代,又幾難講,本地銀行應有不少如此客戶,多屬隱形富豪級,相信銀行要諗定方法嚟應對呢類問題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