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文傑報道】市民最快本月底、中秋前夕就可品嚐大閘蟹鮮味,今年天氣合適,大閘蟹豐收,尤其因有足夠脫殼次數,大蟹產量也較多,整體售價料較去年平,有店舖相信生意額將有兩成增長。至於近年引入的荷蘭野生大閘蟹,也游入平常百姓家,將可在超市買到。
一般來說,大閘蟹需脫七次殼才完全成長,最後一次脫殼後更會大一倍「四両變八両」,然後再等待三個星期,整隻蟹完全成熟,蟹膏則變得金黃,蟹腳由軟變硬。
「老三陽」董事長祁廣楠稱,過去一年的天氣適合大閘蟹生長,他最近到蘇州產區視察後,料今年大閘蟹豐收,而且因脫殼次數足夠,大蟹量會較去年多,整體售價料比上年低。
他坦言大閘蟹於農曆9月後才最肥美,但仍會趕及下月8日中秋前入貨應付節日需求,價格反而較重陽後略貴;今季將購入百多噸大閘蟹,價格未定,估計今年生意額上升兩成。
荷蘭野生蟹超市有售
蕭邦機構總經理(貿易部)何繼光表示,9月底會引入來自荷蘭的大閘蟹,在連鎖超市發售。他指荷蘭大閘蟹屬野生捕捉,活動能力很高,蟹肉入口較內地蟹鮮甜,但蟹膏不多。由於供應量有限,加上當地捕蟹工人薪酬較高,野生大閘蟹雖未定價,但料較陽澄湖等蟹貴。他提醒,要注意蟹殼的顏色,過黑代表沒有清洗表面的污泥,過白表示曾被漂白:「仲有一點要留意,靚蟹係唔會甩腳毛嘅。」
至於分辨優質的大閘蟹,祁廣楠說,品質好的大閘蟹較重,腳的部份比較硬身,公蟹的膏會有較多油份和味道濃郁;母蟹的「膏」較紅和賣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