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花生,擔定凳仔,等待一睹明天的遊行,在千多個愛國組織建制團體動員之下,最終能堆出幾多十萬人?
佔中、反佔中,各有擁躉,本來正常不過。香港一向都有立場迥異、壁壘分明的遊行,建制派的、反對派的,參加者都是真心真意、自發上街支持,不支持者,另找節目、或與親友相聚可也。經歷多年的7.1大遊行之後,相信大部份港人都有遊行經驗,也明白也體會,我們的遊行本來是這樣的:
參加遊行,不是參加旅行團,是不需要預早報名的。參加遊行,不會令你多一張飯票、多幾百元小費,相反卻會令你蝕了車費、犧牲了假日活動;你從來不會平平哋幾十元參加地方團體包車一日遊兼享海鮮大餐、然後「順便」出席遊行去維園「到此一遊」。參加遊行,從來不是為向上頭交心、交數、示忠,不用孭quota,不會對你份工有任何好處,不參加也不會令你有任何壓力。
即使你約了三五好友,先飲茶後遊行,又或者遊行後一齊吃晚飯,也經常是AA制的。你舉家參與,可能也為響應你所支持的團體呼籲,但你不會因此而得到甚麼利益。你即場獲得的「好處」,最多最多,是一把紙扇、一支礦泉水(而且是細支裝的);最多最多,你因為帶着孩子遊行,其他參與者會自動讓你們行先,好讓小朋友不會被擠迫得太辛苦。而最最最重要的是,無論甚麼議題,從來沒有學校會動員你的孩子上街。
我們的遊行,主辦團體通常無權無勢,沒有威逼,因為不夠威也無法逼,也不會利誘,根本是無利可誘,而我們也從來無意藉着表態來攞着數。然而,正因為無款待無着數、還要犧牲難得的假期兼要行到身水身汗,才凸顯可貴之處。明天的「交數盛況」之後,希望大家仍然謹記,真正屬於我們的遊行是怎樣的。
蘇菲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