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膽虹手記:置業等多陣 - 沙膽虹

沙膽虹手記:置業等多陣 - 沙膽虹

中文大學公佈最新「中大香港生活質素指數」顯示,若港人要圓置業夢,一個月入2萬元的家庭,即使唔食唔住,也要花14.19年時間儲錢,才能購入九龍區一個400方呎以下單位。這個數字跟美國研究機構Demographia早前公佈的最新國際樓價負擔能力指數的結論相若,該報告指2013年,香港樓價中位數為402萬,年收入27萬的家庭,不吃不喝,要14.9年薪金才能當業主,是排名第一高城市,第二是溫哥華(10.3)和第三名是檀香山(9.4)。2014年已過了一半有多,樓價不斷創新高,或許這個指數已然再升高,港人的生活質素又進一步下降,這是今天香港人感到困擾的一個問題。
樓價不斷新高,奇怪是荃灣屯門馬鞍山地價卻不斷新低,5月中屯門井財街地皮,以樓面呎價1,530元賣出,6月初馬鞍山馬錦街地皮以樓面呎價3,515元售出,剛成交的荃灣楊屋道商住地,樓面呎價也只3,693元,天水圍兩幅地上月則以樓面售價1,800元被新地奪得。這個古怪現象反映甚麼?最主要是建築成本急速上漲,而發展商又看不到未來樓價會有多大升幅,因此投地出價就會審慎。既然如此,置業人士何不多等一會,或許未來經濟因素或輸入外勞的原因,建築成本會回落,到時可以買平樓!不要忘記,根據中大的報告,2002年的數字是4.68年,較2013年數字少10年。經濟有起有落,樓價有升有跌,上車也要揀時間和量力而為。

沙膽虹

twitter賬號:khcheu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