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析】
樓價高企,不少市民抱怨儲十多年錢也難以上車之際,新盤市場卻出現不少買家,買入單位後卻又「閃電」撻定,損失幾十萬元定金的個案。
樓市氣氛好轉,發展商乘勢散貨,推出旗下一手盤發售。惟自從一手住宅條例生效後,所有一手樓均須再開賣前至少三天公佈售價,讓大眾市民了解物業及售價細則,再決定是否入市,其遊戲規則與過往發展商於售樓處現場,有見銷售氣氛熾熱,遂即場加推加價單位,以營造熱賣氣氛「焗」買家加快入市決定有別。
不過,縱然買家有時間消化物業售價,但一手市場仍出現多宗撻定個案,以大埔嵐山1期為例,迄今已錄得15個單位撻定。市場人士認為,每個撻定個案背後可能有不同原因,但買家有時衝動入市,惟簽約後才發現銀行未能承造按揭,或按揭成數與預期有差距等失去預算,而被迫撻定,此乃其中一個原因。
再者,發展商賣樓又各有特色,各有規則,如長實(001)賣嵐山,要買家簽訂無參觀同意書,不排除有買家入了票抽籤,揀樓後才驚覺「唔對路」而撻定;亦有可能部份買家「衰衝動」,未有考慮清楚就貿然入市,後悔或驚買貴而無奈選擇撻定。